蛋壳里爬出大象,这是谁的错


先别笑
 
情况1:公鸡是公鸡,母鸡是母鸡
 
 
蛋壳里爬出的不是小鸡,而是大象。
公鸡掐着母鸡的脖子咆哮:“这是谁的孩子?”
 
这是谁的孩子?公鸡是明知故问。它所不能容忍的是,母鸡给它戴了绿帽子。
这是谁的错呢?
 
如果公鸡不是公鸡,母鸡不是母鸡,那会怎样?
 
 
情况2::公鸡不是公鸡,母鸡不是母鸡
(1)公鸡是总部某部门,母鸡是分店某店长
 
公鸡双手勒着母鸡的脖子,愤怒道:“让你6月30日开业你就6月30日开业,让你12月31日开业你就12月31日开业,这下傻眼了吧,让你12月31日开,你非给我整幺蛾子,弄到2月31日开,哪有这个日子,看鸡蛋没孵出小鸡来,弄了个鼻子插葱你装象起来了?”
 
在公鸡是店长母鸡是分店同事的情况下,至于类似情况分店也有
 
(2)公鸡是总部,母鸡是分店(同公鸡是ceo,母鸡是管理层)
 
蛋壳里爬出的不是小鸡,而是大象。
公鸡双手抱着母鸡的脖子,兴奋道:“嘿,哥们你太牛X太厉害了,这比小鸡可值钱多了,下次搞个双黄的,弄个大象双胞胎如何啊?”
 
 
需要我们思考
 
蛋壳里爬出大象,在有的人那里是错,在有的人那里是对。利益攸关体不同,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
 
 
如何跳出思维定式,让我们的思维更立体。前段时间我搞了个实验,让几位快乐特使到总部轮训,美名其曰“良好的工作思维习惯养成教育”,时间是一周至三周不等,积极性很高,都想按自己的方式达成想达成的结果,很容易出现类似情况2(1)的现象。
 
总部最核心的矛盾是大佬是否具备ceo的思维并能履行好所负责版块的事务。在分店也一样,最核心的矛盾是分店同事是否具备店长思维。当分店同事具备店长思维了,店长是否在乎他们的这个店长思维。因为店长对结果承担的责任最多,利益最大攸关方更痛更在乎,这需要平衡,如何保障“老板思维”坚挺,同时保障利益最大攸关方的决策能彻底有效贯彻,这也需要我们分店同事平衡自己的心态,在达成结果的举措上,在讨论时可以拍桌子吵翻天,但一旦确定就要义无反顾坚决贯彻想尽一切办法达成。
 
跳出“蛋壳里爬出大象是谁的错”的思维,如何实现不偏离航向的“超值”,实现长期稳定快速健康发展,才是我们要重中之重要去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