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自然会将需求从物质层面转到精神层面,投入更多的比重到文化娱乐消费中去。我国国民人均GDP 逐年上升,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大众文娱类消费品需求提高,动漫产业的兴起是“消费升级”大背景下的必然产物。
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动漫产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期。2010 年我国动漫总产值为208 亿元,播映市场收益(电视台、影院、手机、互联网等渠道播放动漫片的总收益)达到55亿元;预计未来5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4%。2015 年计划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
2010年,全国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共385部,时长220530分钟,比2009年增长28%。其中,中国原创电视动画前10名企业的总产量合计87部(占全国23%)、86530分钟(占全国39%);2010年中国原创电视动画片生产10大城市合计总产量为244部(占全国63%)、162506分钟(占全国74%)。
政策对于动漫产业的支持一直不遗余力。自2004年起,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政策逐渐趋于明朗。之后每隔一到两年,政府都会出台一些或大或小的扶持政策,对动漫产业进行逐步的规划和引导,近期更是出台了对动漫企业原创、生产直接动漫产品和进口开发生产用品的鼓励政策。此外,还有20多个省市将动漫作为新兴产业大力扶持,北京、上海、苏州、杭州、无锡等地均出台动漫产业发展规划。通过设立动漫产业专项基金、对优秀原创作品给予播出和获奖奖励等措施,鼓励当地动漫产业的发展。
衍生品市场是动漫产业发展的最大市场,其产业规模也将继续扩大。2010年的市场规模约为153亿元,未来3年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据艺恩预测,2012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20亿元。例如动漫影视的票房有望在2012年达到32亿元,占影视票房比重超过68%。
同时,衍生市场依然极具有潜力。目前国内动漫收视主要群体是4-14岁儿童,他们大多处于中小学阶段;主要的盈利渠道是动漫剧的播放,相关的图书、文具、生活、体育用品等衍生品的开发。据《2009-2012年中国动漫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统计,中国儿童食品每年的销售额为350亿元左右,玩具每年的销售额为200亿元左右,儿童服装每年的销售额达900亿元以上,儿童音像制品和各类儿童出版物每年的销售额达100亿元。此外,动漫的第2大收视主体集中在25-34岁;第3大收视主体集中在35-44岁。可见成年人的动漫市场在整个收视群中占的比重及之和并不小;并且针对他们的动漫产品市场,在国内基本未开发,这也是一个很具有潜力的市场。
虽然现在国内的动漫市场面临产业链构建不全、内容作品原创力不足、动漫及其衍生品后续开发与营销经验欠缺的诸多问题,我们仍然可以从中看出,近年来我国动漫生产行业发展的蓬勃势头。动漫业万马奔腾的局面才刚刚拉开序幕,动漫产业也已进入了加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