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脱水疗法:0.9 %氯化钠注射液250毫升加入一七叶皂苷钠注射液10毫克一l5毫克,胞二磷胆碱注射液1.0克,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 —1O天,或20%甘露醇250毫升3— 5天。
1.2 牵引治疗:病人坐位或在床上平卧位,戴上颈椎牵引器行颈椎牵引,每2次,每次30分钟,l0次为一个疗程。牵引力大小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宜。
1.3 针炙治疗: 取风池颈夹脊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落枕穴等,手法用于平补平泻, 得气后留针3 0分钟每日 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1.4 推拿治疗:首先使用放松疗法:拿捏颈部肌肉和韧带,滚揉肩部肌肉5—1O分钟。
1.5 颈椎45。斜搬法:患者端坐方凳上,医者立于患者背后,用一手自上而下触摸患者颈部棘突及其双侧,发现有棘突偏歪、椎旁凸起、压痛及活动受限。医者即用拇指压在偏歪的棘突或椎旁凸起的部位,用一手托住患者下颌。将头置于医者胸前, 并使患者头向健侧旋转4 5 。 然后用托下颌之手向上端提,此时按压偏歪的棘突或椎旁凸起的部位可出现“ 咯嗒” 的响声,随后再触摸偏歪的棘突或椎旁凸起即可消失,颈部活动也恢复正常,如另有棘突偏歪或椎旁凸起 ,可按上法再行整复。
1.6 小针刀剥离疗法:对痛点、结节、条索状变部位皮肤,用碘伏液消毒2%利多卡因注射液行局部浸润阻滞麻醉,注意避开重要的神经、血管。用小针刀剥离、松解、分离、以解除肌肉韧带软组织粘连等然后创可贴外敷。
1.7 后根神经阻滞疗法:找准突出节段,在棘突旁开 1c m处,用7号
针,直刺达骨面,然后注射0 .9%氯化钠注射液与5毫升,维生素B12注射液5 0 0微克,地塞米松注射液3毫克,利多卡因注射液4毫克。注意针尖方向 和深度 。
1.8 中药治疗:用除痹逐瘀汤加减,药物有当归15g,川芎12 g,红花9 g ,刘寄奴15 g ,姜黄1 2 g ,路路通30 g,羌活9 g,白芷12 g,威灵仙12g,桑枝30g,胆星9g,白芥子9g。手麻明显加黄芪30g;项背强急加葛根2 4g;热郁经络加双花藤30g;湿热内蕴,心烦口苦,加黄芩9g,桅子9g,龙胆5g。1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10剂为1疗程。
1.9 颈椎保健枕自我治疗:在日常生活中,颈椎的自我保养与辅助治疗是很有必要的!根据人体工学,枕头的形状,以中间低、前端高的外形以适合颈椎生理曲度。这种枕头可利用前方凸出部位来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一般亚洲成年人,枕头高度在8--12厘米左右为宜.通常情况下,枕头的适宜高度,以10~15厘米较为合适,但具体尺寸还要因每个人的生理特征,尤其是颈部生理弧度而定。肩宽体胖者枕头可略高一些,而瘦小的人则可稍低些。 选好枕头的关键步骤 确定合适的高度与软硬度 除了要关注具有不同特性的枕头内部填充物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确定最适合自己身体实际情况的枕头高度与硬度。睡眠习惯对于枕头的高度也有细微的影响,也要一并考虑到。对正常人而言,枕头的高度及软硬度与每个人的胖瘦、肩的宽窄、脖子的长短均有关,以舒适为宜。
2.疗效标准
治愈:原有各型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原有各型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