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财经要闻(8.9-8.15)


一周行业要闻
8月8日-14日)
     本周,由于标普下调美国评级带来的影响逐渐扩大,并迅速席卷全球。大部分人都担忧美国经济否会衰退,出现类似日本“消失的十年”。最近,关于经济是否将二次探底的争论并未结束。美国再次提高债务上限使很多分析人士失去了最后的幻想,二次探底的可能性逐渐增大。标普下调评级就是一个佐证。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性日渐增大,无论经济二次探底是否成为现实,目前经济形势的复杂性是前所未有的。银行如何在保证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发展将更值得关注。
一、标普下调美国评级,全球担忧“消失的十年”重演
8月5日晚,国际三大评级公司之一的标普宣布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A调降到AA+,评级展望负面,这在近百年来尚属首次。
标普声明,出于对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不断增加的担忧,把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顶级的AAA级下调至AA+级。标普表示,维持评级前景展望“负面”意味着在未来12个月到18个月内仍有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的可能。该评级机构在声明中说,“我们认为国会和政府最近达成的财政紧缩协议不足以稳定政府的中期债务状况”。
这是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的国债信用首次从顶级跌落。自另一大评级机构美国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1917年推出主权信用评级制度以来,美国一直稳坐3A宝座。标普1941年开始评级后同样对美国维持3A评级。
美国国债曾毫无争议地自恃“最安全国债”,AA+评级意味着美国长期国债信用水平低于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国债。
标普是三大评级机构中第一家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评级机构。目前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和惠誉公司都维持对美国的AAA评级,但评级前景展望为“负面”。
评价下调在全球范围内带来极大的冲击。在过去一周里,全球股市刚刚经历一轮恐慌性抛售,华尔街遭遇近3年来最惨烈下跌;意大利、西班牙国债遭到攻击;美、欧、亚等世界各大洲主要金融市场相继失守重要技术支撑点位,不断撕开新的下滑空间。
如此大的冲击有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在标普下调评级后,美联储宣布延长零利率政策两年,这情形在不少投资者眼中,就犹如日本于1998年失去“AAA”评级后的翻版,反映美债利息可能长期处于极低水平。美国《华尔街日报》则形容,这次美国或终于真正步日本后尘。
其次,分析人士还担忧全球金融市场可能会出现不可预料的动荡。美元作为最重要国际货币受到冲击,可能会与欧洲债务危机交织在一起,进一步重挫投资者信心。
此外,美元汇率如果大跌,可能导致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给其他经济体造成较大输入性通胀压力。
这些冲击都与中国息息相关。对中国而言,输入性通胀压力正是不能承受之重。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CPI创下39个月新高,达到6.5%。其中一个导致CPI高企的因素就是输入性通胀。
目前中国的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既要保持足够的经济增长率解决就业,又要抑制目前不断刷新的CPI。以前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给金融系统带来巨大风险,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都不得不调整。依靠地方政府主动降低投资速度并不太可能,中央政府能做的就是通过金融机构的资金供应量来调节投资。主要手段是提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目前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21.5%。在美国可能下调贷款利率的情况下,人民银行不太可能再大幅度加息,否则又将面临热钱带来的系列问题。
此外,中期内无论是美国国内通胀还是美元贬值,都可能导致中国手里的美国国债大幅缩水。中国是美国国债最大的海外持有国。截至今年5月底,中国共持有美债1.1598万亿美元,约占其总债务的8%。
二、国务院将建中小企业国家级管理机制
全国中小企业首次工作会议初定9月召开,一个正部级管理机构或国务院层面的跨部门协调机制,也在酝酿之中。
不出意外的话,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专门针对中小企业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国家级工作会议,将于9月正式召开。目前,国务院办公厅、全国工商联正在紧张进行“全国中小企业工作会议”的筹备工作。
在此之前,全国工商联已经就全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了长达半年以上的调研。并在此调研结果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的报告上交国务院。这份报告已经得到国务院的初步认可,“全国中小企业工作会议”将在此报告的基础上形成相关讨论的议题。
在初步拟定的议题中,包括“建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国家级管理机制与架构”。
在即将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将有两套思路提出。第一,即直接在国务院直属部委层面增设“中小企业促进局”。该局为国家局级别,与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等局平级。参与会议筹备的人士指出,这种思路的有利之处在于有明确而具体的牵头部门,负责落实各项中小企业发展的促进政策;其弱项则是协调、沟通的能力与权威性仍然不足。
第二套思路是,成立国务院层面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协调小组”或直接设立由相关部委参与的“联席会”制度。与中小企业发展相关的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银监会、人民银行等部门共同进入这一联席会议。
“这套方案优点在于协调能力强,所有有关的部委有了一个共同的协调平台,但是问题在于,一没有具体的牵头部门,即牵头联席会议的部门;二没有明确的行政主体作为考核,从而使落实工作没有具体的约束和指向。”前述参与调研的工商联人士称。
以前相关部门也出台过不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但是却难以落实。因此,这次中小企业新政如何落实成为关键。
2011年,中央政府再次《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再次重申了2005年非公经济36条的原则,并进行了细化,但至今该项条例仍未见有明显而具体的落实。
“这次会议所有相关的部委都会参加,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要求每个部委对照自己的‘三定方案’,提出各自的工作计划,并通过下发本部委职权范围内细则的方式,来保证这些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政策能真正落到实处。”前述参与筹备的全国工商联人士称。
三、各大银行密集拜会地方政府
栗战书说, “十二五”时期,贵州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资金需求量巨大,为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服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创造了无限商机。希望国家开发银行进一步在信贷政策、规模等方面给予倾斜,继续加大对我省基础设施项目、民生项目、产业项目及中小企业发展等的支持力度。
这是全国性银行领导在十天内第二次拜访贵州。8月6日下午,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还在贵阳会见了中信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曹彤一行。
8月12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在长沙会见了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吉晓辉一行。
吉晓辉说,湖南经济发展步伐大、金融态环境好、金融服务能力强,浦发银行在湘发展势头很好。“十二五”期间,浦发银行将进一步在湘扩大业务,增设分支机构,发展村镇银行,在电子商务、金融创新等领域加强与湖南合作,努力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在银监会召开2011年第三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分析会上,银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刘明康指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审慎开展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战略合作。深入推进平台贷款风险防控不动摇。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认清风险,强化责任,扎实推进,提高执行力,推动分支机构加强管理,从细从实化解既有风险、严控新增风险。要牢牢把住科学补正贷款合同还本付息条款和补充合法有效抵质押物两个关键,用科学的机制让风险早暴露、早发现、可度量和早干预,严格依据有关要求,控制新增贷款风险。
事实上,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资源更集中于政府和政府控制的平台工作,在此情况下,银行选择与地方政府合作就不足为奇。
四、重庆进出口增速全国第一,经济结构生变
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28.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近2倍,刷新了2010年12月创造的历史高点。
今年以来重庆的进出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截至7月底,重庆今年以来的外贸进出口总值增幅位列全国第一。据海关统计,1至7月份,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为119.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96.3%,增长幅度位列全国第一,远远超出同期全国整体进出口25.1%的增长比率。
笔记本电脑成为外贸整体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市海关人员表示,便携式电脑去年同期出口量值均很少,而今年以来已达到452.2万台,价值14.8亿美元。
这种改变也能从税收得到印证。
今年上半年,重庆电子设备所得税入库税金达22.5亿元,增长136.3%,同比增收13亿元,占全市所得税增收的26%,成为全市所得税大幅增长的主要动力。
由于重庆市引进的笔电项目,并不是单纯引进代工制造,而是研发、制造、结算《三位一体》的全流程引进。根据市经信委的测算,笔电制造业每年税收就可达200亿元,1000亿美元的离岸结算税收高达100亿元,整个产业链可新增税源300亿元。如果按1:1带动效应计算,催生的服务业也将新增税收200亿元。整个产业集群将为国家新增税收500亿元。
下半年,随着广达新厂房建成,富士康生产线扩能,此外,仁宝、和硕、纬创等代工商也将相继在7、8月投产,重庆笔电产能和产量将出现爆发式增长。到年底,笔电单月产量将达300万台,而全年产量预计可达2500万台以上。
此外,富士康旗下鸿富锦精密电子(重庆)有限公司和惠普(重庆)有限公司也入围2010年度重庆工业50强企业。

这种变化必然要求银行的信贷随之做一些改变。能否对惠普等企业的上下游企业给予信贷支持。这既是支持中小企业,也是支持新兴产业,符合监管的信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