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家具“伪进口”事件


  “达芬奇家具虚心接受政府部门、媒体与社会公众的监督,并已开展内部清查整顿工作。”

  ——7月18日下午认证为“北京达芬奇家具有限公司”的官方微博发布公开致歉信。

  “达芬奇的道歉信中丝毫未提及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退换货问题,看不出道歉的真情。”

  ——大部分消费者对达芬奇在官方微博上的致歉信表示不认可。

  “达芬奇事件不具有普遍性。产品从中国出口,再进口到中国,只要符合法律规定,是可以的。”

  ——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为家具行业开脱。

  “抽检都是有计划的,每年抽检费用是固定的。目前价格过于昂贵的进口产品,往往很少抽检。”

  ——一位工商系统监管人士对于达芬奇家具在监管上的漏洞表示道。

  “虽然我们的品牌100%从欧盟生产,但自从达芬奇事件后,新客户的签单一笔款项都没有收到。”

  ——法国罗奇堡家具中国区总经理周宇峰表示整个进口家具行业都遭遇了信任危机。

  “中国山寨‘意大利制造’事件的影响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对意大利布里安扎地区的家具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意大利日报(Il Giorno)》在7月17日的报道说道。

  “无耻的造假商家,后知后觉的监管部门,不会太严厉的处罚,崇洋媚外的暴发户消费者。”

  ——有网友在微博上如此评论达芬奇事件所折射出的中国社会现状。

  “7·23”事故的连锁反应

  2011年7月23日晚间,在温州境内发生两列动车追尾事件。截至7月25日上午已经有35人遇难,210人受伤。对比日本新干线47年无人员伤亡事故,法国30年两起,德国20年1起事故的发生频率,中国动车自2007年以来,4年多已经造成3起重大人员伤亡事故。

  一时间,高铁安全问题面临了最为严峻的拷问。高铁技术是否先进?运营系统是否完善?建筑安全是否达标?危机处理是否完备?巨额投资是否值得?“走向世界”是否成为笑谈?

  此次事故的发生,影响的不仅是两列列车那么简单,灾难所造成的影响远非抢险就可以挽回。这不仅仅是让国人引以为傲的“高铁大国”形象蒙羞,更重要的是,如果说前几次的故障是大厦表层石灰脱落,那么“7·23事故”可能将是大厦的承重墙出现了问题——此次事故的蝴蝶效应,或将使得1.8万亿元的高铁项目大厦可能因此轰然倒塌。

  高铁项目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从高负债率的铁道部到列车坐垫的供应商,整个系统都将受到影响。调查发现,高铁产业链中的涉及到的上市公司有37家之多。其中既有负责动车组的南车北车;也有工程承包商中国中铁、中国铁建;还有配件生产商晋亿实业、太原重工、马钢股份等;更有直接导致此次问题的信息技术系统供应商辉煌科技、新北洋、世纪瑞尔等。这37家公司的市值总额达4500亿元,在事故发生后的首个交易日便蒸发了316亿元之多,跌幅超7%。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最终调查结果如何,在整个高铁项目受到质疑的同时,系统中将无人豁免。

  语录

  “中国投资者投资国际板,相当于将‘肥肉’借给‘饿狼’,很大程度上是有去无回。”

  ——北京睿库社科研究院特邀研究员翰啸对于中国积极创建国际板作此评论。

  “谷歌希望创造每人一天至少用两次产品,和牙刷一样!”

  ——谷歌新CEO佩奇公布2011年第1季度财报时说。

  “美国航天局的字典中,并没有'失败’一词!”

  ——7月21日,美国结束了30年的航天飞机项目。对此,美国航天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表示,美国在未来半个世纪会继续引领全球航天事业的发展。

  “CPI‘破六’,对于‘都是猪儿惹的祸’的欲加之罪,让‘替罪猪’们何等无辜!”

  ——国内财经评论员舒圣祥认为CPI高企,绝不应简单归罪为猪肉价格的短时猛涨。

  “虽然打不死,却也活不好”。

  ——家电业评论人刘步尘在博客中用这句话代表等离子产业的现状。

  “太频繁;解释太模糊;服务太欠缺;细节太粗糙;反差太过大”。

  ——白岩松针对京沪高铁刚刚开通便事故频发作此评论。

  “我实在是鄙视这些不知所云的词汇:物联网,三网融合……不是不聪明,而是关注了不重要的东西。”

  ——张朝阳在搜狐微博上指出互联网时代运营商的国营体制和思维语境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