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群众不能打电话”的局长被停职的好
网上流传的关于福建省长乐市环保局局长陈桂光称“局长电话一般群众不能打”事件,目前有了最新进展。据记者从长乐市委了解,当事环保局局长已被停职。(2011年8月10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呜呼哀哉,曾经叫嚣“局长电话一般群众不能打”的局长,在媒体曝光和舆论压力下,终于被从局长位置上撸了下来,没有了昔日的“光彩”,等待他的将是“接受处理”。也许其本人觉得有点“冤枉”,但对于社会公平正义来说,则是一件令人拍手称快的好事。
局长,再大,也只是人民的公仆,其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按理就必须接受群众的监督、接受群众的咨询,群众也有权知道其想什么、做什么。这是天经地义的,而在某些官员的头脑中,过分的看重了自己的“官帽”,认为那是自己特有、独享的荣耀和身份,任何人侵犯不得,“一般群众”更是不能靠边,自然也就不能随便打电话给自己了。温总理说过,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连电话都不让打的局长,真的必须下台“反思”一下了。
公开领导人电话,是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也是打造阳光政府、监督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必然要求。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地方、个别单位、少数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即便公开了,也只是做做样子,很多所谓的号码,根本不是领导人自己的“私人号码”,而是秘书、一般工作人员代接的“公共号码”,“一般群众”往往打不进去或者根本不让打。即便在机关使用的单位领导人的“通讯录”上,也常常被打上“秘密”二字,普通老百姓是没有机会获得那个小本本上的电话号码的。如此遮遮掩掩的“公开领导人电话”,也就成了形式主义的翻版。
领导干部也是人,当然也应该或可以有“隐私”,但是涉及到公务活动、公共资源的时候,或者说在群众面前的时候,领导干部没有任何隐私可言,尤其是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的时候,领导干部更加应该从容应对、坦诚相答,切忌耍官腔、打哈哈,故意刁难或躲避。可是,有些领导干部,却没有这种积极、阳光、开放、民主的心态和胸襟,要么打迷糊眼,要么官腔十足、蛮横无礼、雷语不断,全然没有干部的样子、公仆的风度,有的只是官僚和装腔作势。将这样的干部拉下马,实在是民心所向、正风之举。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一些官员,火气就是大、脾气就是暴、态度就是凶,好像谁都欠他的,遇到一丁点事情就急躁,碰到一点儿麻烦发牢骚,雷语、狂语脱口而出。当然,“局长电话一般群众不能打”之语,与其他的诸如“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群众说话?”,“我是不是拉屎也要告诉你?臭不臭也要告诉你?”的堪称史上最牛官腔相比,似乎轻一点、柔一些,但是,同样是没有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没有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诉求的一种粗暴行为和恶劣行径。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近来诸多事件表明,部分党员甚至党的领导干部已经将党的根本宗旨置于脑后,在他们眼里,群众算不了什么。前文提到的这些官员们,正是宗旨意识欠缺的体现。这种将个人权力凌驾于群众意愿和利益之上,并对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做法,与党的宗旨完全背道而驰,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
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只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群众的呼声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党的主张才能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对群众负责,不搞虚功,切忌形式主义,要从群众最关心、最急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任何不把群众当回事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将被群众拉下马。
(倪洋军)
相关新闻:
福建长乐环保局长称"局长电话一般群众不能打"被停职
“一般群众不能打电话”的局长被停职的好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