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大部分企业头疼不已的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企业培训效果仍然不佳。员工抱怨培训与工作脱节,不解决实际问题。非但浪费时间,而且还耽误正常工作。HR抱怨,每个部门都迫切需要组织培训,但事后总是抱怨培训质量不好,HR吃力不讨好。老板抱怨,大把银子投入的培训项目,往往是打了水漂,看不到效果。
一、培训开发贴近企业与员工的需要
时间管理、沟通技巧、服务管理……铺天盖地的培训迷花了HR的眼睛——到底哪一种培训适合我们?其实哪一种培训都不适合,因为每个企业、每个员工的问题都是不同的。那么问题来了,谁最了解企业与员工的需要?
从外部来看,各类咨询公司、培训机构拥有对整个行业的深度洞见,让他们测评企业员工,找出问题,制定培训对策,无疑是个好方法。但缺点是对企业认识不深,费用较高。
从内部来看,最了解公司发展方向的是管理层,培训是为了公司的未来。然而现实是,管理层往往缺乏对培训工作的关注,导致培训工作没有方向,盲目投入,不分主次。
贴近企业与员工需要的培训,应该是建立在管理层的持续指导、资深员工长期参与,适时结合外部第三方测评之上的。
二、培训执行的两大关键
贵公司的培训是东一棒槌,西一榔头?还是有计划地持续进行?
日本丰田公司的持续培训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当福特、克莱斯勒、通用三大汽车巨头纷纷裁员关闭工厂时,丰田却将工人从车间召回教室,教给他们新的技能,让培训成为员工的全职工作,从而为未来的生产增加做准备。
还记得布沃克证券公司的明星销售员戈德斯通么?( 《新任经理跌倒了,该怪谁》刊登于哈佛《商业评论》2008年5月号)很多业务精英一旦被提拔至管理岗位就成了职场菜鸟,变得焦头烂额,完全失去了方向,究其原因就在于企业没有提供从基层走向管理层的角色转变培训。
因此,企业培训应当是有计划地,伴随公司、员工的成长同步进行。从新员工入职开始,到营运负责人的各个层级都设置了相应的课程体系。通过持续的培训,挖掘员工潜力,弥补员工不足,鼓励人才成长,打磨优秀团队。
贵公司的培训形式是一尘不变的?还是丰富多样的?
当越来越多的80后进入公司,管理层开始头痛不已,员工太有个性,教他往东,他偏往西(参见本网站读书频道,《袁岳:谁说8090不靠谱》)。让企业培训符合80后的口味,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充分成长,适合企业发展需要,这是许多企业遇到的现实问题。
三、培训的土壤——优秀的企业文化
培训是一项耗费大、收益慢的投资活动,然而谁都知道培训的重要性。如何低成本、高效用地开展培训是许多企业面临的困惑。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成长的生命。全球最大的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任仕达(中国)总经理王桂生在其提出的“人才招聘中的5C胜任力模型”中,将企业文化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参见HBR下午茶第十期)。符合企业文化的员工,才能与企业共同成长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