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芭比


5月初,芭比中国的消费者都接到芭比的群发短信“上海芭比旗舰店已完成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使命,于当日停业”,自2009年3月份芭比中国旗舰店在上海淮海路开业至今,短短两年期间,让这一全世界最著名的娃娃兵败中国这个全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简单的“水土不服”四个字很难让人信服,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芭比的退出?个人提出一些看法,抛砖引玉。
要想了解芭比娃娃兵败中国的原因,首先要了解芭比商业成功点是什么?
芭比傲视玩具产业几十年的成绩,目前平均两秒钟卖出一个芭比娃娃,商业史上可能很难找到像芭比这样拥有如此多“标杆”意义的产品了:她是玩具娃娃这个品类的代名词,是时尚产业的风向标,是时代变迁的见证人……而最令商业世界艳羡的也许就是,她能够一直红上50年。对于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商业奇迹。
归纳芭比娃娃的成功可以归纳为两点:
第一:顺应了儿童需求成人化的消费趋势。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儿童心理年龄要远远超过生理年龄,简单的布娃娃已经很难满足儿童玩具的功能,而芭比却提供了一个满足儿童,特别是女孩子成人化的道具:金发碧眼、丰胸细腰,可以说是一个完美成熟的女性,同时可以跟换娃娃的服装,给女孩子们提供一个真正可以“玩”的玩具,满足了儿童对成人世界的渴望。
第二:紧跟时代潮流。芭比使娃娃成人化的同时,紧跟时代潮流,《芭比时尚》、《芭比时尚指南》如同儿童版的《ELLE》、此外还与投资与芭比娃娃有关的电影等一些系列的品牌运动,同时针对时尚趋势,不断推出各种时尚的芭比娃娃,如果说芭比是一件玩具,不如说是芭比娃娃满足一个个女孩子的成人梦的道具,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芭比不断推出黄金芭比,钻石芭比之类产品,女人天生就是爱慕这些东西的。
当芭比携“全球第一”的品牌之势登陆上海,却发现过去成功的运作方式似乎在中国市场上失去了威力,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芭比的帐,这是为什么?是因为芭比动辄上千的价格因素,这似乎难以立足,按照目前全国消费能力,能够买上一二个芭比娃娃的人大有人在,特别是在独生子女占主流的家庭形态环境中,父母不会吝啬那几个钱;是中国儿童没有美国儿童的成人化程度高吗,那根本说不过去,芭比娃娃的影响力全球共誉,同时芭比的产品力绝对是毋庸置疑的,那芭比娃娃的失败原因是什么?个人归纳为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过于依赖芭比平台,芭比是美国的“第一品牌”、欧洲的“第一品牌”,但不一定是“中国的第一品牌”,芭比两年多的中国运营,没有听闻过有什么中国化的运营,只是卖产品,导致了芭比处于无知市场上的有知产品,对于中国而言,芭比这个大平台似乎不足以支撑芭比的市场拓展。
其二:中国市场定位不清晰,对于动辄上千元的芭比娃娃,在中国实际情况下,绝对归为奢侈品行列,对于中国符号化购买,炫耀性消费者的奢侈品购买阶段的中国而言,没有凸显芭比作为舶来品,对于广受全球女孩喜爱的玩具,带给中国儿童和父母的只是个玩具,无法给予更多。
其三:缺乏品牌运动,芭比的品牌运动成就了芭比今日世界的地位,但在中国市场芭比似乎忘记了这一点,为卖产品而卖产品,似乎没有听闻芭比在中国的品牌推广,对于消费者而言,芭比只是一个有认知,无购买欲望的产品,这就是导致虽然芭比旗舰店每天人满为患,但销售却无多大起色,要知道奢侈品的成功不在产品,而在运动。
对于芭比未来中国的发展,个人认为芭比中国旗舰店现阶段完全可以不开为宜,反而有可能因为制造稀缺性而导致中国销量提升,另一方面加强消费者引导,给消费者画饼,让消费者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