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中国生乳标准其实利大于弊


  继乳业专家王丁棉“炮轰”乳业新国标之后,在鲜奶市场和酸奶市场均占据第一位的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表示,中国生乳标准几乎是全世界最差,用一个相对比较低的标准不可能生产出一个非常高级的产品,“垃圾生产出来的就是垃圾”。

  选择在这个敏感的时期,发表这样“敏感”的言论,确实让不少乳业同行大吃一惊,难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相关负责人均表示,话题太敏感,对此事不想做任何评论。

  从策划的角度来说,最有风险的地方往往隐藏着最大的机会。郭总的说法可能会让乳协或者主管部门的少数人不高兴,但最会力挺郭总的则是谁也不能忽视的力量——广大的牛奶消费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市场经济的滚滚洪流不断往前推动时,一切阻碍的堤坝都将显得无足轻重。

  其一。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这些事情的发生,已经足以让普通的老百姓警醒,不少人已经纷纷通过网购、代购、在高档超市购买进口奶等形式选择国外的奶粉品牌,尤其在婴幼儿奶粉方面,国外品牌占据着不小的优势。

  其二。奶协官员的发言有失公允。“提高标准,会让七成奶农杀牛“等发言,让不少消费者大为寒心,原来他们关心的只是奶农和奶牛,而不是标准对于百姓的身体健康是否有利,有的人甚至质疑”难道奶牛比人还重要?“

  其三。大牌奶企的冷淡态度。作为乳业新国标的受益者,一些奶企在面临奶协与群众的争议时,完全失声,完全不发表任何意见,作为他们的忠实用户,怎会不寒心?人们就活该喝世界上最低标准生产出来的牛奶?

  其四。喝奶群众的集体疑惑。如果不是乳业专家王丁棉的一声“炮轰”,可能大部分的人还会蒙在鼓里,原来我们喝的奶是这样来的?当大家发现不少的奶企都是这样干的时候,那种伤心和迷惑绝非不喝奶的人所能理解的,奶还能喝吗?奶真的安全吗?

  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光明乳业的总裁郭本恒出来表态了,而且铿锵有声,“垃圾生产出来的就是垃圾”,此番言语正同群众心中所想,道出了他们心中憋屈许久的呐喊。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市场,不管郭总裁是不是在借势营销自己的“巴氏奶“,但还是会让群众觉得有人确实是站在消费者这边,他们愿意为消费者说话,能够为消费者着想。而群众将要回馈给他的,无疑是强烈的购买!

  所以,对于策划来说,危机就是机会,而最关键的则是决策者的智慧和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