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总裁:每周只来一天企业照常运行?
文/孙玉良
昨天上午,吴总对公司管理进一步调整,各个部门都制定了周计划,周计划中每一项目标都确定了完成人、工作标准和考核部门,确保公司目标按总裁计划分步骤实现。
大家都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会后吴总分别找中层管理人员谈心,他说:我们海翰集团是一个顾问公司,给企业做管理顾问的,如果我们的管理不精益求精,或者比人家一些大公司的管理还差,我们凭什么给人家当顾问呢?
打铁先得自身硬。管理虽看不见,摸不着,看起来比较务虚,但做起来却是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事,每一个企业,取得的高效益都是出自科学的管理;每一个企业,效益滑坡乃至公司倒闭,罪魁祸首也是管理。强化管理,细化管理,是每一个企业发展的需要。对于顾问公司来说,相比其他公司而言,对管理更要提出高要求,因为你是做顾问的,是解决企业问题的,是给公司老总当参谋长的,如果你连自己的公司都管不好,去所服务的公司夸夸其谈,岂不是班门弄斧、关公面前耍大刀?
我们听得频频点头,叹服吴总对于管理学的高论。
在我理解,其实所谓管理,就是订立计划目标与实现的过程。所谓细微化管理,就是将目标量化实现的过程,不能用数字量化的部分,可以采用综合评价打分的形式进行管理,这样人人都有长期奋斗目标和短期奋斗目标,管理者可以根据目标的实现效果对责任人进行岗位评估,大大弱化“关情关系”在计划实现中的作用。
有的单位,关键岗位爱用七大姑、八大姨,实行家族式管理。家族氏管理的弊端,就是没有绩效,行也行不行也行。在创业的初期,家族氏管理是很有效果的,但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一个没有绩效管理的单位,注定要被现代化管理模式淘汰。我曾经向美籍华人、青树基金会主席赵耀渝教授请教过美国的管理方式,深知现代化管理在企业中的巨大作用。
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残酷的竞争,实际上企业内部管理者之间也存在残酷的竞争,竞争的标尺就是绩效管理。一个企业为何执行力有问题?因为岗位的胜任力不够,也就是说你所聘请的管理者不胜任所分配的岗位,岗位的胜任力在哪里体现?在计划与实现的过程中体现。
对待绩效管理,有两种态度。一是辞职,在严酷的职位竞争中怕字当头,败下阵来;二是激流勇进,敢于亮剑,败下阵来也挺着一副前进的姿势。绩效管理对于奋斗者来说,其实是大大的好事。比如一个学走的孩童,摔倒了会哇哇大哭,没有人扶起他,他看到远处的妈妈在向他招手,就会自己挺身站起,再往前行,跌跌撞撞直到扑到妈妈的怀抱。这个学走的过程,就是一个能力提升的过程。绩效式管理也是一样,一个管理者想保住自己的职位,就会想办法提升个人水平,虽然是被逼的,但很有效,因为一是薪酬会降低,二是觊觎这个岗位的同事在虎视眈眈地看着你。
“一个优秀的总裁,每周只来一天就可以了。周一的上午分配工作,审查计划的制定;周五的下午开会,监督计划的执行。”吴总笑着对我说。
2011-7-4于海翰智慧顾问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