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北京市交委6月28日宣布,首都机场高速公路通行费收费标准下月起(7月1日)调整,出京方向小客车收费一律收费5元,进京方向一律免费。去T3航站楼的车辆,因需转机场南线,因此小客车收费仍为10元。同时,此次收费调整也不涉及机场第二高速。 在北京市交委宣布降价消息之前,3月30日,深圳市宣布撤销9大收费站。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委介绍,9大收费站的撤销将为老百姓每年节省出行费用达2.5亿元。目前,除高速公路外,深圳全市仅存两个经营性公路收费站。当天上午,深圳市委市政府在梧桐山隧道收费广场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梧桐山隧道及深莞、深惠边界的松安站等其他8个非经营性收费站同时正式取消收费。深圳市长许勤在仪式上发表了讲话,他说,此次撤销9个收费站,是顺应民意的重要决策,也是深入贯彻珠三角改革发展纲要,加快建设民生幸福城市,着力改善交通出行条件的重要举措,是深圳市政府、深圳各界人士及市民翘首以盼的好事。许勤在仪式上表示,将尽快开展马田、水田收费站的撤站工作,全面实现“不上高速路,不收一分钱”。
深圳已经取消的九大收费站
与此同时,上海传出相关信息,考虑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取消全部公路收费。在这方面,上海其实已经有过很好的先例。位于黄浦江上的延安东路隧道和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在建成以后,曾经实行过收费,但是,这种收费使企业增加了前往浦东地区的商务成本,上海居民也视将家居搬往浦东为畏途,浦东开发的最初几年因此一直没有能取得实质性的飞跃。本世纪初,上海全面取消了对“两桥一隧”的收费,来往浦西浦东之间顿时畅行无阻,此后陆续建成的其他大桥、隧道从投入使用的第一天就不再收费。上海在隧桥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放弃了通过收取路桥费来收回成本,但却换来了浦东的大发展,换来了上海整体社会经济面貌的大变化。
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广东关于公路收费的治理似乎还没有动静。号称世界最贵的收费公路“华南快速干线”照样天天收取市民的过路过桥费;本来就是市内的番禺大桥和黄埔大桥仍然是收费公路的一部分,而且是高收费;广州南环取消了收费,现在却在维修中,不通,而北环却仍然在收费(广州北环,相当于北京的二环,却是收费公路);处于城市干线的广园快速,也仍然在收费;全城新旧城区密布的收费站仍然未整体改观,广州老城区到番禺、增城、从化等新城区,仍然相当于去“外地”;广州机场高速双向收费,表面上好象正常,实际上却不知带给百姓和企业巨大的商务成本,公共投入变相转嫁为社会负担;更为奇特的是,无论怎么变化,十多年来,中山大道、广州大道、黄埔大道等城市中心区的主干道中,仍然排列着收取“进城费”的收费站。广州无处不在的公路收费,体现的不只是“与民争利”的问题,还是城市化进程和投资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风向标。为何广州的公路收费治理如此难?背后到底有一些什么样的因素在起作用?是谁在保护这些看不见的利益链?
同样,全国都备受关注的广深高速收费,到目前为止,也缺少一个交待,到底进行到何种程度?态度如何?总不能近半年了,对事件都缺少一个基本的回应吧?!!否则,珠三角的公路收费现状改善就成了一个大大的问题。自2010年以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外媒体,都十分关注广东的公路收费乱象。在他们的描述里,一条来往广州与深圳之间最繁荣的高速路开通12年收费300亿元;纵贯广州市南北的城市快速路900米收费3元;一些公路借“还贷收费”为名“超期服役”……收费公路俨然成了印钞机,以牺牲公众利益为代价赚取暴利。这些报道的背后,直指某些利益集团对公共利益的损害。
上个月,广东省政府为贯彻落实《关于开展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成立省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协调小组。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也宣布,该厅按照《通知》的要求和省政府的部署,正在制订广东省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组织工作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成立组织领导机构、清理内容、推进步骤、工作要求。方案将报省政府批准。显然,全国人民对这次广东公路收费治理充满期待,因为之么多年来,对华南快速干线高收费的投诉不断,但始终没有解决,这背后反映了某些力量和利益的强大。
希望早闻广东公路收费降价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