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温线事故暴露铁路安全两大硬伤


 

甬温线事故暴露铁路安全两大硬伤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触目惊心,虽然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之中,但略微有一些常识的人就能发现这次事故暴露了铁路实现电气化之后的两大硬伤。

其一,避雷系统不可靠。电气化机车无论是普通机车还是动车,或者高速动车,其避雷系统必须是一个非常可靠的。这次的事故起因就是由于雷击造成动车断电引起的。而最近已经发生多起雷击造成停运的事故,说明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存在一定的问题。

避雷的方法是和普通高楼的避雷装置一样,问题是在整个运行路段,对于任何一个雷电都能可靠的把雷电送入地下,而避免雷击。任何一段线路避雷系统的失灵都会在雷雨多发期间造成事故,甚至是严重事故。

其二,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铁路系统就已经引进闭塞信号系统。闭塞一般是指与外界隔绝的意思,是指列车进入区间后,使之与外界隔离起来,区间两端车站都不再向这一区间发车,以防止列车相撞和追尾。闭塞设备即为实现一个区间(闭塞分区)内,同一时间只允许一列车占用而设置的铁路区间信号设备。铁路应用的区间闭塞类型有人工闭塞、半自动闭塞和自动闭塞三类。

高速铁路使用的是自动闭塞系统,这次事故可以断定自动系统失灵,失灵的原因尚不清楚,也有可能也和雷击有关。作为补救这种“自动闭塞系统”失灵应该有多重线路传送,其中一路出现问题,而不至于“自动闭塞系统”瘫痪。

可见中国已自主研发世界领先的动车防追尾系统的高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论证。

笔者观点:铁路进入高速时代,其高可靠的安全性就显得格外重要。我们应该有信心把这种可靠性提的更高,但也需要多汲取国外同类技术的优点。更重要的是在整个安全管理中绝不能麻痹大意,特别是官僚主义都是各种恶性事故最大隐患。为了铁路运输安全,当务之急整个电气化铁路都需要对每一个避雷设施做严格的检查,测试其接地电阻是不是在标准之内,安全可靠;对于自动闭塞系统的高可靠性要重新进行评估。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五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