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制造了中国通货膨胀?


  如果有人说,中国的通胀是由“宏观调控”造成的,相信人们一定会感到诧异。政府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不就是抑制通货膨胀吗?提高准备金率,加息,价格管制等等,不都是“反通胀”的措施吗?确实,宏观调控是在反通胀,不过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仔细分析通胀的原因,调控不一定都在反通胀,有很多东西是在大大加剧通胀,甚至可以说,很多的物价上涨,究其原因,调控政策都是始作俑者。中国的宏观调控,一只手在反通胀,一只手在制造通胀,这就是严酷的现实。

  首先,最直观的,是水电油气的涨价。这些基本生产和生活资料价格,全都掌握在政府手里,按理说是最好管理的了。但是,近两年来水电油气轮番涨价,涨幅大大高于一般工业消费品,就是说,上游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大于下游产品。要问为什么当前通货膨胀居高不下,水电油气价格上涨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个恐怕没人怀疑。在水电油气价格问题上,我们有一个宏观调控政策,叫做“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就是说这些基础产品,要逐步从政府定价走向市场定价,从而理顺价格关系。这些道理当然是正确的道理,一般人是没法反对的,所以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基础产品涨价的挡箭牌,水电油气一涨价,发改委就会站出来,把“价格机制改革”的经念上一遍。但是傻子都知道,所谓价格的市场化,关键就是打破垄断,这样才有可能出现“价格形成机制”。在垄断的状态下“放开价格”,只会形成垄断价格,而不会有市场价格。发改委把石油价格交给“两桶油”,说是由企业决策,实际上是由垄断决策,哪里会有“价格形成机制”呢?不管怎么说,找一个理由涨价是我们这些宏观调控部门常做的事,你说通货膨胀由谁造成的?

  再来接着说垄断。垄断是市场竞争的敌人,市场竞争会使价格降低,而垄断只会导致价格升高,这是基本的常识。这两年,中国进入通胀期,但工业消费品价格一直平稳,成了通胀的稳定器。为什么?因为市场竞争平抑了这部分物价。纵观中国的宏观政策,一直推行兼并重组,行业整合,提高集中度,做大做强,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就是在更多的领域出现更多的垄断。煤炭领域,钢铁领域,交通领域等等,莫不如此。这些领域的价格,也是只能上不能下。今年菜贱伤农但城里人吃着高价菜,为什么?就是流通领域的收费垄断造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电信市场,但通信费却一直降不下来,就是因为电信领域是垄断经营。都说中国人交的费比缴的税多,这些“费”,大部分被行政垄断和国有垄断企业收去了。一方面物价飞涨,一方面促进垄断,你说我们的宏观调控做了什么?

  至于我们的房地产调控,房价降下来了吗?还没有。最明显的“效果”,就是把房租涨上来了。要知道,房价不纳入CPI统计,房租可是纳入CPI统计的。而且我们的国家统计局,今年还把居住成本的权重增加了。房价调控抑制了投资性买房,顺便把租房市场的供应掐断了,而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房建设的大规模拆迁,又消灭了大量的廉租房供应,这房租言又不涨之理?房价与大部分中低收入人群没关系,房租却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这个宏观调控,直接推动了CPI上涨,为通胀做了不少的贡献。这还不算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暴涨,这是调控的又一个副产品。

  最后说说猪肉价格。2007年猪肉价格上涨,我们采取了特殊的宏观调控,财政出钱鼓励养猪,大规模补贴母猪生产。调控政策一出,人们都来养母猪,不到一年时间肉价就成了白菜价。通货膨胀是控制住了,猪农却亏得血本无归。正是前期的肉价暴跌,才导致了目前的肉价暴涨。没有这个政策干预,肉价不会跌得那么惨,今天也就不会涨得这么高了。目前政府又要实行07年的政策,又在制造新一轮剧烈波动,所以引起了热议和反对。宏观调控总是事与愿违,打压通胀却制造了通胀,这算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人们普遍认为,目前的通胀是因为票子发多了,引起了物价上涨。但是人们不知道,多发的票子要引起物价上涨,必须达到一个条件,就是导致供需失衡,供应减少需求增加,或者需求超过了供应能力。目前中国的通胀因素,那个是因为多发票子导致的?恐怕一个也没有。这两年,农副产品的供应减少了吗?没有;需求增加了吗?也没有;供求关系变化了吗?更没有。为什么价格上涨了?猪肉的原因上边说了,其他农副产品涨价大概和流通领域乱收费脱不了干系,也和管制过严脱不了干系,至于水电油气,原因不用说了。工业消费品包括竞争较为充分的汽车行业,总体仍然处于供大于求状态,价格平稳,很多东西在降价促销。说票子多了导致了通胀,根据在哪里?哪个消费品的价格,是因为票子多了涨上去的?你总得找出一个嘛。

  看起来,目前的通胀,实在和多发票子没有多大关系。这真的有点悖乎常理,恐怕大多数人都接受不了,但这是活生生的事实。说是货币供应偏多了,但是多了多少,多在什么地方,没有一个人能说清楚。如果票子真的多了,我们的实体经济,应当表现“过热”才对。我们的经济过热吗?恰恰相反,实体经济不是通胀是通缩,资金缺乏,融资困难,利润减少,经营艰难,中小企业出现停产倒闭潮,失业人数在增加,各种统计数据也都证明了这一点。那么通胀是由什么造成的?是宏观调控造成的,是市场垄断造成的,是乱收费税造成的,是经济的结构性矛盾造成的。三十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哪里有市场,哪里就会由供应短缺变为供应充分,哪里的价格就会降下来;哪里有“计划”,哪里就会由供应充分变为供应短缺,哪里的价格就会涨上去。没有竞争的水电油气价格上涨了,充分竞争的工业消费品价格没有涨,就再次说明了这个道理。如果真的要反通胀,那就首先要反垄断,反调控,反管制,反干预,让竞争充分发挥作用。如果银行充分竞争,还会有那么多收费项目吗?如果公路打破行政垄断,还路于民,城里人还会吃高价菜吗?收费少了,菜价低了,还会有通货膨胀吗?什么叫治本之策,这才叫治本之策。

  我们总是习惯于计划调控,不习惯于市场竞争,而好多事情,恰恰是这个计划调控搞坏的。这两年宏观调控满天飞,国进民退,市场萎缩,经济中的矛盾正在不断积累和强化。总有一天,我们是要吞下这个苦果的。通胀还是小事情,要是来一个大萧条,中国人就有好果子吃了。三十年的巨大变化是怎么来的?是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带来的。忘记这个,就是忘了根本。治理通货膨胀,最根本的,还是要增加供应,满足消费。只要供应是充分的,供大于求,什么通胀都不会有。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会受专家学者官员们的忽悠了。

  作者:草根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