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场商场化:须在买字上下功夫


   卖场商场化是中关村电子产品贸易商会鲁瑞清会长提出来的。自己自从有海龙卖场就知道鲁总这个名字了,在汉王工作期间对卖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得益于在海龙工作的这六年,更是有幸亲自聆听鲁总对卖场,对行业的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的研究(鲁总是一个爱学习的人,胸怀宽广和谦虚,对卖场行业的热爱,听得进不同意见等,这是自己6年实际工作接触中看到的,一个优秀企业家的品质令很多人受益,我只是其中之一);他的很多研究观点基于中关村卖场,但又不局限中关村,站在全国卖场角度,对中外卖场的综合深入研究和观察;基于一个企业家实战的观察与思考,基于行业,但更多反映了当代消费特点的变化。站在卖场营销角度,卖场商场化,无疑是传统卖场未来有效实践之路。

    卖场商场化,不断丰富的内容,十统一措施的提出等等,更是对过去一枝独秀的传统IT卖场,在3C卖场扩张IT产品销售,在京东等电商网销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消费者购买渠道多元化化,信息收集快速化,购买体验个性化的一个适应性改革,对商场好的东西兼收并取,用一些好的流通技术和手段改造改善传统卖场,提升传统卖场的购物体验,一切都是围绕当代消费者购物的服务需求,体验需求展开。

    卖场商场化,本质上,就是要在买字上下功夫,改造优化提升卖场购物环境,整合厂商上游资源,联手品牌厂家优选优质商家,优化细化卖场商家和销售人员服务管理,强化卖场直接对消费者特色服务创新功能,学习复制商场给消费者带来的好的购物体验。

    卖场商场化,实践起来,有一定难度。不是卖场商场化本身难,是传统卖场在长期以来包括现在也是作为IT主渠道形成的目前销售模式,尽管竞争激烈,但大家轻车熟路,尤其是商家,生存下来的经过这么多年,比较成功,自我改变和过去舒适习惯的碰撞会有些痛苦;更需要更多同一区域的卖场,全国不同的区域的卖场,大家都多尝试,多实践;再就是需要相关政策支持引导方面实实在在的支持,也包括舆论媒体宣传方面多给力。看到问题是一回事,也是好事;真正解决问题又是另一回事,是跟重要的事。

    卖场商场化,是一个传统卖场适应当代消费购买需求的一个有效解决方案,也是传统卖场不断自我革新,继续领跑IT渠道销售的全国卖场的集体突围之路,站在消费者角度,站在行业竞合关系的大局,关键形成一种对卖场商家和销售人员的软性影响力,因为商场化的购物体验最终还是有他们代表卖场传递给消费者。忽略了商家和销售人员这个群体,商场化走起来会很艰难,没有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不把他们放在一线最紧密的合作伙伴的战略位置,取得他们(一开始少部分,到大多数,到全部)的理解与支持,恐怕实施起来效果不明显。

    卖场商场化就是传统卖场自我革新,适应多元化渠道销售,结合自己传统优势,更加精准满足当代消费购物体验的重要道路,卖场商场化,本质上,关键要在一个买字上下功夫,重视消费者者购物体验,也是在商家和销售人员身上下功夫的过程,要想赢得消费者对卖场的购物体验,一定要赢得商家和销售人员的支持,因为更多的服务是他们直接或和卖场一起传递给消费者的,蚂蚁雄兵的职业化进场也是卖场商场化的推进过程!

   卖场商场化,要在买字上下功夫,卖场商场化必然要求商家老板和销售人员的职业化,二者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