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11年7月15日,当陷入停摆危机的NBA眼瞅着要“关门大吉”,德隆-威廉姆斯牵手土耳其超级联赛引发大批球员意图征战海外的“蝴蝶效应”,姚明退役占据报刊杂志和各大网站的头版头条,杜兰特、科比、韦德等超级巨星排队来华引爆国内市场时,往日里属于休赛季的必备节目——稀松平常的“慈善赛”今年却和球迷玩起了捉迷藏。而综合来看,做慈善的如今不做慈善,实际上完全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当然,也不排除另外一层原因——慈善赛如今没法为他们降低纳税金额。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经在1943年就提出了著名的“基本需求层次理论”,半个世纪以来,他的这一理论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其中,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在马斯洛看来,人只有完成了最基本得生理需求后,才会逐步产生高一级的需求。今年夏天,大牌球星们纷纷对慈善赛说“goodbye”也多半是这个道理。
如你所知,靠身体打球的他们吃的更多是青春饭,而他们自身的最大价值也就是自己的篮球技术和身体。如同这些之前还是家贫如洗的“贫民窟”的孩子,只有当他们一夜之间暴富之后才会该吸毒的吸毒、该逛夜店的逛夜店一样,这个夏天,只有当他们不再为养家糊口的合同而闹心,真正找到自己的下家才会放心的在慈善赛上一展身手,才会伸出自己慷慨的手,才会对着媒体说“实际上,我和他们一样,都有着并不是十分快乐的童年”。但这个夏天,除了德隆、帕楚利亚和维姆斯等少数球员已经确定找到下家,包括科比等超级巨星至今也没有获得任何保障性的合同。于是乎,科比、小斯、罗斯等人来华表演的传闻才会甚嚣尘上,格里芬、乐福和阿泰才会“倾情演绎”停摆之后的恶搞广告。
如此情况下,你再让这些心头烦事一大堆、四处寻钱却更多是两眼漆黑的主儿,陪着笑脸相继开办慈善赛,这明摆的是让他们和自己过不去。加上往往举办慈善赛的主角都是具有号召力的超级巨星,他们都没吱声,小角色们自然也是沉默寡言。
另外一方面,对于更加讲究利益的美利坚的人民而言,慈善赛还是他们“避税”的一打手段。你无法想象的是,“股神”巴菲特每年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居然比自家公司的接线生还要低。但事实上就是如此,因为在美国,资本收益的税率要比工资收入的税率低的多。所以,对于年薪很高的超级巨星而言,做慈善和捐款这些手段往往可以让他们降低税率。但如今,他们的工资已经停发,所以他们也就没有了举办慈善赛的必要。
当然,在这里并不是说这些球员只认钱不认人,而是在实实在在的利益面前,“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道理更显得直白和实用。而等到NBA摆脱停摆,这些夏日里并不忙碌的球星举办慈善赛,做些实事顺带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家的光辉形象和爱心,是他们“乐此不疲”的事情。而这样的胜景则需要等到下赛季更现实一些。——巴菲特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