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中考”成绩对股市影响偏中性,该成绩为股市打造了“业绩底”,表明基本面不支持股指深幅回调。可如果过度将其“捧”为利好,或许在反弹中遭遇紧缩政策的压制。
国家统计局7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GDP同比增长9.6%。这一数据好于市场预期,化解了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但也带来货币政策继续偏紧的预期。
PMI的连续走低,使市场对经济增速放缓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去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长9.8%,今年一、二季度分别增长9.7%和9.5%。虽然增速下滑的迹象较明显,但现有的增速好于预期,显示中国经济依然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对股市来说,看重的是实际数据与预期间的差异。之前的股指回调,已经在消化市场对经济滞胀风险的担忧。随着经济数据超预期,A股做出了较好的反应。13日公布二季度经济数据,A股全天呈单边上涨走势,上证指数收盘上涨1.48%,收复了前一交易日下跌的“失地”。
从机构的最新预测来看,普遍认为2011年全年GDP增速有望高于9%。例如,交通银行分析认为,预计全年经济增长能保持在9.5%左右,年内中国经济不会陷入“滞胀”。经济增速的适度放缓是宏观政策主动调控的结果,国内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充足,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经济增速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回落。星展银行发布研究报告预测称,中国2011年的GDP增长将达9.5%。
股市之所以看重经济增速,因为这关系到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而股指对“经济中考”成绩的反应良好,还由于即将公布的半年报受经济增速下滑的影响较小。农业银行13日发布预增公告称,预计上半年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45%以上。同日,深发展预告称,2011年中期净利润预增50%至60%。作为最先发布的银行股半年业绩预报,两家银行传递出银行业基本面良好的信息,减少了此前外界对银行股隐忧的担心。与此同时,整体经济增速超预期,使投资者看好银行股下半年业绩的稳定增长。13日的A股反弹中,银行股表现抢眼,成为大盘反弹的领头羊,其中深发展上涨了3.18%。
当然,投资者并非没有透过经济数据超预期,看到对股市不利的另一面。既然宏观经济保持良好的态势,减少了下半年经济下滑的担忧,面对较为严峻的通胀风险,下半年货币政策维持上半年基调的概率更大。6月份CPI增长6.4%,创3年来的新高。有机构预测认为,7月份CPI再度攀升的可能性并非没有。对于影响百姓生活的高物价,管理层肯定会把控制物价列为调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务院近日多次召开的会议,核心均涉及物价调控,让股市投资者从中解读出政策信号,下半年不排除加息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
一边是二季度CDP数据显示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另一边,经济数据预示着紧缩政策短期不会转向。数据公布的当日,股市没有进行负面解读,其中的信心来自于两点。一是预期下半年调控的频率将放缓,例如,中金公司发布研报认为,未来几个月可能再加息一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仍有空间,但上调频率较上半年可能放缓。二是期待CPI见顶后的货币政策微调。近期的市场议论话题不单是紧缩,还包括如何进行政策微调。正如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指出,一方面,保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要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第一位任务;另一方面,要把握好调控政策的力度、节奏、前瞻性,要防止经济下滑甚至是下滑幅度过大。
“经济中考”成绩对股市影响偏中性,该成绩为股市打造了“业绩底”,表明基本面不支持股指深幅回调。可如果过度将其“捧”为利好,或许在反弹中遭遇紧缩政策的压制。通胀难以缓解,则货币政策很难放松,股市的资金面受到制约,还将维持宽幅震荡。而且,下半年的扩容未必减速,在场外资金支援有限的情况下,股市仍面临较大的考验。正因此,13日的A股对利好经济数据表现出适度的兴奋,上攻的冲劲有限,上证指数的反弹受阻于2800点前。
“经济中考”对股市影响偏中性
评论
编辑推荐
2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