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悦束提升到悦纳
喻建国
苦和乐都是一种感觉,
从来就没有一种绝对的苦,
也从来没有一种绝对的乐,
苦和乐是相对之感。
在同一个空间中经历同一个动态过程,
你我他各有不同的感觉,
原因仅仅只有一个,
心理操持属于哪一种挑选。
让我把“悦束”紧揽,
最大限度地满足所在空间的要求,
最充分地持续幸福与甘甜,
对每一个我的时空我都无比依恋。
今天在我辅导扬孙学习的时光,无意间在草稿纸的背页发现了上面这样十二行诗。我也不知这是什么时候写的,肯定是一首诗中不完全的一部分,今天读来却觉得很有味道。我就特意让扬孙把这十二行诗念一遍,他立即念了一遍。我问他有什么感受,他就照章说了一遍。我又问:“什么叫悦束?”他回答:“大概就是快乐地接受约束吧。” “讲得好。悦束就是快乐地接受约束。”
早年我在感悟和研究成熟心态时,最早的认识是“悦束”,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了“悦纳”。悦束毕竟还是一种约束,约束是被动的,是一种受制。而悦纳就不同了,纳是主动作为。一种快乐的被动作为和一种快乐的主动作为应该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作为,“束”毕竟是对主体的一种限制,是非主体初始意念的趋附,其原始刺激应该是与主体的满意存在距离的,快乐是经过主体调适才产生的。“纳”就不一样了,纳是主体的主动作为,是主体初始意念的趋附,其原始刺激一开始就存在着主体的主观满意。
从成熟心态来看,“悦束” 和“悦纳”是两个不同等级的作为,悦纳的成熟度要比约束的成熟度高上几个级数等级。早先我对成熟心态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悦束” 阶段,随着感悟的深入和研究的深刻,我对成熟心态的认识提高到了“悦纳”的水平。
在同一个空间中经历同一个动态过程,你我他各有不同的感觉,原因仅仅只有一个,心理操持属于哪一种挑选。确实心理操持的不同就能够使人的感受不同,操持“悦束”,对存在的动态过程作出对主体的一种限制,主体初始意念的趋附很可能是不快乐的,动态过程对主体的原始刺激存在着与满意的显然差距,为了心态成熟,经过心理调适,主体才开始感受到满意,才开始产生快乐。可是如果是操持“悦纳”,那就不同了,对存在的动态过程不存在对主体的限制,甚至绝对是和主体的意愿是相符的,主体初始意念的趋附从一开始就是快乐的。因为动态过程对主体的原始刺激不存在任何与满意的差距,无需进行任何心理调适,主体就在动态过程中饱享着快乐。“悦纳”是成熟心态的必然作为,是成熟心态的自然运作,快乐是顺流而入,无需推波助澜;而“悦束”就不同了,它是需要经过调适才能使心态进入成熟心态,快乐不是顺流而入,是需要推波助澜的。
对于个体来说,“悦束”还没有真正心态成熟,唯有“悦纳”,才是心态成熟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