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宣称投资20亿元的我友网大裁员,神奇扩张过后泡沫终于破灭。与此同时,奇虎、人人、网秦等概念股,股价不断下跌,而IPO与融资消息却应接不暇,国内互联网企业正迎来又一轮泡沫。与十一年前的互联网泡沫相比,这一次的泡沫更大,更疯狂。不断被夸大的上市公司市值,以及一笔比一笔额度更高的融资,让风投们都有点迷茫。
不过十余年的时间,中国互联网出现了两次经济泡沫,而且泡沫一次比一次大。难道,互联网泡沫真的像一些业内人士所说,是疯狂资本的产物?回顾互联网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疯狂的资本吹起了巨大的泡沫。
十年前,中华网仅仅凭借一个域名就登陆纳斯达克,而亏损的亚马逊也顺利上市,并被估值为4.4亿美元。十年后,中华网业绩惨淡,亚马逊却成长为一家市值900亿美元的公司。更有甚者,当年被资本疯狂追捧的网景,如今已经香消玉殒。当年了,十年前成功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除一大部分企业退市或破产外,诸如新浪、搜狐等少数企业行驶在高速发展的轨道上。尤其是新浪,其股价已经上涨到100美元以上的高价。当年,亏损上市的新浪,股票也不过几美元而已。
从十年前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当年的互联网确实存在泡沫。当下我友网裁员,是否预示着中国互联网又将面临一轮泡沫?据悉,成立于2006年的我友网,原来是一家视频分享网站,后来像搭积木式的扩张,其业务迅速涉足门户、B2C商城、游戏及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如此疯狂的扩张,全部倚仗烧钱。在烧掉数亿元资金后,我友网业绩惨淡,最后选择了裁员收缩战线的战略。我友网,其实是国内互联网的一个缩影。
十年前,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刚刚起步,当时的网民数量勉强用百万计算。今天,中国网民数量已经逼近5亿,超过了美国人口总数,中国也因此成为了全球的互联网大国。一个如此大的市场,自然引来了资本的高度重视。于是,很多资本开始在互联网这块肥沃的土壤上疯狂投资。
当年,被网景唬得晕头转向的风投们其实并不了解互联网,它们甚至无法辨别出网站的优劣。事实证明,当时的风投根本不需要技术,它们的商业模式就是筹到足够的钱,然后均匀地投向各个网站,而能够成功退出的案子不及失败的十分之一。这也是当年泡沫破裂的主因。
受西方资本投资理念的影响,中国很多互联网企业才会不断烧钱,然后不断融资,以壮大规模,凡客、京东商城堪称烧钱要规模的典型。不同的是,凡客和京东们烧出了规模,而我友网的烧钱,却没烧出规模。在整个互联网行业,烧钱甚至成为一种发展策略。
这是不是泡沫?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没有泡沫,中国互联网产业不会在十年时间形成如此大的规模。泡沫,其实是互联网产业高速发展的一个附属品。如果说十年前风投们无法透过泡沫看到本质,那么十年后,深谙互联网发展模式的风投们已经可以透过泡沫看到企业的本质。在风投们眼中,这种泡沫是良性泡沫。事实上,如果国内互联网经济泡沫是恶性泡沫,势必会有更多的企业成功赴美上市。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疯狂的资本和高速发展的市场,吹起了巨大的互联网泡沫。从第一次泡沫破灭情况来看,泡沫破灭更像是优胜劣汰的大考。所以,是谁吹起了巨大的泡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被泡沫迷惑而迷失。
是谁吹起了巨大的互联网泡沫?
评论
1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