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引用 平心静气话贪腐


【引用】引用 平心静气话贪腐

2011-07-10 22:27:33|  分类: 博文收藏 |  标签: |字号 订阅

本文引用自北方的狼《引用 平心静气话贪腐 》

 

引用

荷香亭平心静气话贪腐 (征求意见稿)

        前几天看到一份资料,由人民论坛杂志发起,得到专家学者、干部群众和网友广泛关注与参与的、“未来10年10个最严峻挑战”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第一大挑战为“腐败问题突破民众承受底线”占82.3%;第二大挑战为“贫富差距拉大,分配不公激化社会矛盾”占80.6%; 第三大挑战为“基层干群冲突”占63.2%; 第四大挑战为“高房价与低收入的矛盾”占62.8%;第五大挑战为“诚信危机,道德失范 ”占61.7%;第六大挑战为“民主政治改革低于公众预期”占52.3%;第七大挑战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占51.6%;第八大挑战为“老龄化矛盾凸显,老无所依,老无所养 ”占44.1;第九大挑战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诱发不稳定因素”占3.4%;第十大挑战为“主流价值观边缘化危机”占36.3% 。应该说这项调查触目惊心!它的意义在于,全社会对腐败的关注已经超出了对自身的处境(房价收入就业)的关心! 

         老百姓之所以对贪污腐败深恶痛绝,从根本上说,首先是因为贪腐损害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切身利益;人民关心反腐,就是关心自己的生存处境与未来命运,应该说这是天经地义的;人民关心反腐,证明反腐的支撑力量还在;当人们淡出反腐,感到腐败与我无关,反腐回天无力时,一个可怕的结局就不可避免了。

       贪污腐败严重损害了党的威信和形象,败坏了共产党作为一个先进政党的政治品质,污染了一个伟大的集体,使所有真正的共产党人受到了伤害和侮辱;贪腐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和行政能力,严重侵蚀了共和国的根基 ,动摇了民心与国本,动摇了人民面向未来的信心。老一辈领导人曾多次警告,腐败将导致亡党亡国的后果。腐败把党和人民逼到了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让我们对命运做出新选择。

       为什么全社会反腐还处于徘徊状态?这是因为,尽管反腐一直把人民拒之门外,人民还是对这个百年老党寄予厚望,他曾经带领人民浴血奋战,把中华民族从危亡中拯救出来,屹立于世界之林,经过一个甲子的奋斗,人民过上了属于小康水平的生活。对于一个小国来说,这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人口超过整个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总和的大国来说,连他的敌人都不敢小视!二是尽管腐败把党心民心搞的一团糟,有些人情绪化的要求多党轮流执政,但是,比共产党更好的党在哪里?换成代表少数人的大资产阶级执政,倒霉的还不是老百姓?三尽管媒体报道今天抓了一个,明天又抓了一个,好像是洪洞县里没好人啦,实际上应该说多数是好的,承担了繁重社会责任和发展使命,有较高的人格追求;事实上,每个人的身边都不缺为人正派、兢兢业业的好党员好干部;每年都有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抗震救灾看得出,感动中国看得出,天地可鉴!客观地说,贪腐的绝对数很大,每年都有几万人几十万人,但和上千万几千万相比,相对数不是很大。    

       在中央不断加大反腐力度的同时,腐败也呈现了新的复杂特点:一是高层化,县处级大量涌现,厅局级屡见不鲜,省部级常见报端;二是行业化,在一些垄断行业中,高层借市场化直接出台腐败规定,使贪腐合法化;三是区域化,像泰安、郴州、襄樊这样的地级市,一旦主要领导腐败,大面积烂掉一大片。四是集体化,尽管经过集体研究,因为对在座的多数有利,少数人明知违法乱纪,也只能明哲保身。腐败像一个巨大的漩涡,清廉干部经常会成了少数派;逆淘汰正在恶化政治生态,圈内反腐力量日益减弱。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

       一、思想混乱出贪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随着全社会重心向经济转移,在放弃了真理追求的标准之后,中国正在进行一场没有裁判的比赛。借改革开放之机,代表各种利益的政治势力粉墨登场,带着西方社会劣迹的各种文化思潮泛滥,被五四以来否定的封建糟粕也泛渣四起,代表少数特权利益的精英们,讲腐败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贪污五千亿不是大事,为贪污腐败合法化大造舆论。党建研究舍本求末,学者数典忘祖,意识形态疏于管理,基础理论陷于瘫痪,用似是而非的理论指导改革发展,好像经济上去了,天下自然太平,所以剩下的仅仅是GDP裸奔,这是很危险的。

      列宁深刻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运动”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否定共产党人的历史经验是腐败的理论根源 。一个负有远大使命的政党,被经济上的成功冲昏了头脑,放弃了自己的思想阵地,理论上缺乏一种义正词严的内在逻辑,实践上缺乏一种众望所归的感召力,思想上缺乏一种征服人心的伟大力量。在把握上缺乏一种驾驭历史的预见力和哲学意义上的反思能力。人民对未来命运的担忧决不是杞人忧天!

 二、 腐败文化造贪官。腐败文化是贪官丛生的最好土壤。1、什么厚黑学权谋术之类,什么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享乐主义人性论,,金钱至上实惠论等不一而足;2、不相信法律威严,却相信哥们义气,拉黑道入伙保全自己,造就了生活上贪得无厌,荒淫无度,贪财无数的贪官,3、错把面子当人格,身份当尊严,使很多贪官为官不尊,为富不仁,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念造就了什么钱都敢赚的道德环境。官腐民败,上行下效,使全社会进入一种有财富没幸福的生存怪圈。 

       三、信仰缺失出贪官,良好的社会状态说到底是制度与信仰的结合。信仰是文化的核心,人格是道德核心。离开了价值尺度和意义信仰,人的行动就会失去价值判断的坐标,迷失人生方向。贪官的共同特征是道德失去自律,灵魂堕落,人格破产,在人生价值定位上丧失了自我认知的能力。前一段时间,薄熙来在接见专案组有功人员时,把职责与造就自身联系起来,把工作赋予一种不枉此生的精神内涵,很有启示性。人有今生事也有身后事,古话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有流芳百世也有遗臭万年,当前急需一种把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共产党人的成功实践相结合的思想产品,把共产党人的成功实践上升到一个理论境界。

      四、制度混乱出贪官,贪官能过五关斩六将,甚至贪的越多爬的越快,说到底是党政关系和干部制度出了问题,规章制度挂满墙,红头文件堆如山,形同虚设,出现“上级无力监督,同级无人监督,下级无法监督”的局面,以致群众都知道,就是“该知道的不知道”的荒唐局面。有些做法关系倒置,程序混乱,比如治党与治吏,法规与党纪,明显滞后新形势;有些规定比如五千元入罪 ,现在一顿饭就超出这个数,实际上低数额贪污完全可以用多倍退赔,降级开除等党纪行政和经济手段解决,把经济处罚、党政管理和法律治罪混同在一起,以党纪处分代替法律惩治,既不合乎情理也不合乎法理。反腐应该是严肃的、真诚的、理性的。教育党员,管理干部,惩治腐败应该三位一体。

       凭心而论,多数人入党升官时,尽管不一定觉悟很高,但在多年工作中,还是做了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有些人直到被带走,周围的人才恍然大悟。就单个人而言,这些贪官综合素质并不错,多数人有一定的专长,脑瓜很灵光,至少不是笨人,在竞争社会能弄个一官半职的不容易;那种钻进来就是为了搞破坏的人毕竟是极少数。这些既不笨又不坏的人,却干下了违法乱纪,伤天害理,损人不利己的蠢事,这是一个巨大的怪圈,一定有值得人们思索的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客观原因。

      最不相信法律的是贪官,迷信权力,有恃无恐,侥幸心理成本太低,制度应该让贪官知道, 法,以身试不得;道德应该让贪官知道;脸,做人丢不起!   整天心口不一,双重人格没有幸福可言。心无处放,魂无处归,累不累?事实上那些被人们评为吉尼斯记录的贪官们,他们受到的绝不仅是法律的制裁,他们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为后代人所耻笑。

      人世间没有一项成本高于人格尊严!人世间也没有一项惩罚重于自我惩罚。完整的惩罚包括相对惩罚与绝对惩罚,如果说相对惩罚是指处分、开除、罚没、审判等社会形式,那么绝对惩罚则包括剥夺生命,身败名裂,祸及子孙,死有余辜,遗臭万年,一句话就是所有的贪行徒劳无益,此生不值,生命归零或一个负数!这与那种大不了开除,大不了出国,大不了丢官保钱的相对惩罚完全不同,不给任何卖弄小聪明的贪官留有余地。很多进去想写回忆录,很少写忏悔录,缺乏一种负罪感,不认为出发点错了,还认为得罪人了。这些人所以执迷不悟,不是因为愚蠢而是缺乏一种人的终极醒悟,      

     “僧是愚盲尤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对于我们的敌人来说,反腐败不过是一个借口,鼓吹腐败无害论的是他们,什么润滑剂理论,什么贪污五千亿是小事,什么三光理论,到最后,一个腐败的党可能是他们最拿手的口实!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企图把反腐与反党混在一起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要知道,在我们的人民痛恨与惋惜这些贪官的同时,我们的敌人也在一个角落里发出狰狞的微笑!

      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应该相信群众,应该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不相信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了”。尽管反腐败不能用文革时期的群众运动方式。基层选官,民主监督,不打击报复,这几条应该不是很难吧。不讲党性,不相信群众,不抓制度建设的几大误区使反腐越反贪官越多。当前每一个正直的人,应该找到自己立足点 ,和党中央站在一起,保持反腐的强大态势,让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让法的尊严归位,让正义之光永在!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1  分享到:         
阅读(3)| 评论(2)| 引用 (0) |举报
 

相关文章

 
 

评论

  取消
网易微博
 
3小时前

首先是路线错误。路线错了,一错百错。你让各级领导们天天去为资本家服务,还美其名曰“为纳税人服务”,而且不少资本家就是原来把国企搞到自己手里的官僚和乱开国家资源的暴发户。这些领导干部心里能高兴吗?再是上梁不正。一个干部要干好工作,不给上级进贡,不请吃请喝能行吗?民谚曰:“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必定重用。”他们拿什么送呢?必然说贪污受贿。不送的,说不定过两年,原来他所看不起的下属又会来领导他。更可怕的是,这些一心一意干工作的人,往往成了人们取笑的对象。

回复
 
3小时前
分析较深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