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封信:你的回应是整个家庭的营养


你的回应是整个家庭的营养

                             ——给大成的第五十四封信


亲爱的大成:


忽然一周,你的成长如时间一样,每时每刻扑面而来,每时每刻欣喜不断。


又是一个六一儿童节。想起去年的儿童节,那时,你刚出生11天。爸爸给你买了你人生的第一个小礼物。一年过去了,如今,看着满屋的玩具,能清晰地感受到,你带给整个家庭的童趣和快乐。


这次,爸爸想告诉你,六一儿童节的由来。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儿童的处境更为糟糕,有的得了传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则被迫当童工,受尽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利迪策村屠杀时的6月的第一天为国际儿童节。


其实,如今我们过得很多的节日,背后都是一群人艰难的付出和艰难的争取。所以,将来你自己面对这些节日时,一定要先弄清楚节日的缘起,从内心去感知这样的节日,了解它的来历和演变的过程,而不是一味地庆祝。


这段日子,每天回家,奶奶就会说,“大成今天又自己走了几步。”每次,爸爸和妈妈都听得心里痒痒的。昨天下午,奶奶说:“大成又想自己走了。”奶奶的话音一落,爸爸就拿出手机,你松开奶奶的手,自己迈开双脚行走的画面,就这样记录在了爸爸的手机里。


当看到你,一个人向着爸爸走来,那一刻,爸爸真想放下手机,伸开双手,等着你走进爸爸的怀抱。但,爸爸更想把你这份成长的里程碑,记录下来,留待你将来重温自己的成长。从昨天到今天,爸爸时有冲动,打开手机,点击你自我行走的视频。事后,爸爸在想,或许是当时幸福地不知所措,唯有木讷般的记录。不过之后,越看,越心动。


这周,爷爷从北京回到了江苏的老家。每次爷爷都是做火车,这次他总想尝试着做北京到泗阳的长途汽车。理由是,从来没有做过,觉得新鲜;再有,汽车一直到镇上,回家很方便。不像火车,得先到淮安,再坐上汽车走100多里,才能到家。


那天,爸爸开车回家准备送爷爷,可爷爷打来电话说,不用送。在爷爷看来,小区门口就有公交车,直达汽车站,根本不用再送。


看到爸爸坚持,爷爷就挂了电话。等爸爸开车到小区门口,看到你和爷爷,还有奶奶,三个人坐在公交车站的椅子上,你和奶奶一起在送爷爷上车。看得出,爷爷的那份念念不舍,给奶奶交代了很多注意事项。


最后,爷爷还是固执地坐上了公交车,自己去了车站。他总是说,自家人,不用送。


可,在爸爸的心里,越是自家人,越应得到关爱。但,当你想付出的时候,长辈们总是固执的推诿,总想着儿女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爸爸也担心爷爷的倔脾气,如果一味的坚持,势必会让他很生气。下午,姑姑也打电话,担心爷爷做汽车,走上15个小时,不习惯。一切的担心,都在第二天早上爷爷带来电话包平安后落地。


这些天,你和奶奶在车站送爷爷的场景,一直是不是出现在脑海。爸爸从内心感受到你的那份成长,和作为家庭一员的参与感。爸爸真切地感受到,你真的成长了,不仅仅是会主动带给大家快乐,不仅仅是你的需求越来越丰富,更重要的是,大家开始对你也充满一份需求。

 

爸爸想告诉你的是,其实,你和这个家庭是彼此需求。你的每一次需求,都是你的点滴成长;你的每一次回应,都是整个家庭的营养;你的每一次参与,都是整个家庭的分享。

 

 

“明清石”新浪微博 http://t.sina.com.cn/1721108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