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夺冠,打破一个时代的局限
从李娜,从刘翔、姚明到周扬、何雯娜,新一代中国运动员不断地打破普通人心中对运动员的刻板印象。他们的新锐形象背后是一代人对自身的发现。
运动员个性与才华的不断迸发 其实是发现了自己
观众们一定不会忘记:2004年刘翔在雅典奥运会夺冠后,对着镜头做鬼脸,身披国旗跳上领奖台;2011年初,李娜在澳网决赛后接受现场采访时,用流利的英文拿自己的丈夫开涮;2010年冬奥会,短道速滑选手周扬在夺冠后对着镜头说出感谢自己的爸爸妈妈;而姚明一次次接受采访时的幽默语言更是数不胜数,以至于白岩松曾经评价他是“说相声的”……
曾几何时,中国的运动员总是那样的拘谨和严肃。奥运会入场仪式上,当其他国家的运动员有说有笑互相拍照的入场时,中国的运动员们经常是穿着统一的服装、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展示着一个模子里出来的表情走向所在的位置;而无论是颁奖仪式还是接受采访,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动作与措辞。新一代运动员与之前的运动员是如此的不同,已经改变了人们对运动员的固有印象。这背后是运动员个体意识觉醒,重新发现自己的历程。
包容更多激情和张扬的背后 是时代对个体人格的尊重
越来越多富有激情和张扬个性的运动员成长与崛起。有人曾经认为这是给中国体育添乱,因为他们和曾经的运动员有着种种的不同。但其实这并非是坏事,这是个体意识充分发育,独立人格茁壮成长的时代,这本身也是对竞技体育本源的回归。
这一批富于个性的运动员,对传统集体“圈养”模式以及以往过于追求均衡的利益分配方式引发的不自由不公平,已经不能适应。所以,越来越多的看到他们“出格”的举动,这是时代的必然,但这也需要体育界更清醒的认识,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未来必将是更加倡导个性的时代,中国体育应当包容并且支持这些运动员的发展。
夺冠与爱国本不相连,为何我们总把成绩与是否爱国的政治挂在一起?值得执政当局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