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和电耗的快速增长,折射出中国经济结构的不断扭曲,而不是不断优化
表二把2000年以后,每年的GDP和电耗的增长速度列举出来,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找到许多有用的信息。
进入21世纪,GDP年均增长速度年年上升,从2000年的8.4%,上升到2007年的14.2%。与此同时,电耗的增长速度也不断上升,从2000年的9.5%上升到2007年的14.4%。2000-07年期间,电耗的弹性系数每年都保持在1以上,最高达到2003年的1.56。换句话说,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源消耗却要增长1.56个百分点。
特别应该指出,2003-04年是官方承认的两个最严重的‘电荒’年。但是,这两年的发电量和电耗却是改革开放30多年中增长速度最高的。因此,电荒,并不是真正的缺电,而是用电太多、太猛、太没有效率的缘故。
表二,历年耗电弹性系数2000-2011年
2008-09年,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GDP增长速度比前两年大大放慢,降到两位数之内。与此同时,电耗的增长速度放慢的更快,因此,电耗的弹性系数再次跌回到小于1的范围,分别是0.58和0.79。
可是,好景不长,从2009年的下半年开始,经济加剧升温。2010年,GDP增长又冲破了两位数,高达10.3%。2011年头4个月,经济保持过热状态,也是接近两位数。同时,电耗却又出现了2003-04年的情况,其增速大大高于GDP的增速,使2010年和2011年的头4个月,电耗弹性系数高达1.33,而且,再度出现电荒。
能源效率和经济结构
表一和表二的数字可以这样解释。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加入WTO,中国的经济进一步对外开放,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从原来的对内搞活为主,转变成为对外的全面开放为主。而为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中国必须加大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快速发展。
这个时期,汽车、钢铁、空调、家用电器、房地产和水泥,等等,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这些产业,比1978-2000年期间的主要工业产品更加耗能和耗电。同时,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居民生活对能源需求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工业对电力需求的增长速度。2000-2010年期间,GDP实际增长2.7倍,工业用电量增长3倍,而居民生活用电量却增长5倍。
金融危机,经济增长放慢,能源效率和用电效率却大大提高。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大量的投资进入基本建设,国家鼓励家电下乡,鼓励购买汽车。经济增长的主要目标,大多锁定在高耗能和高耗电的产业,因而,再度出现对电力的亢奋需求。
同时,金融危机,加速了工业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转移。而这种转移,却加剧了能源和电力的需求,从而,大大降低了全国经济的能源效率。
为什么工业生产从沿海转向内地会造成能源和电力效能的下降呢?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仔细研究了2009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GDP和工业生产的电耗效率。为了简单起见,表三只提供各地万元GDP的耗电情况。
各地区万元GDP的耗电量存在很大的差别。2009年,万元GDP耗电最大、效率最差的是宁夏,耗电最少、效率最高的是北京。宁夏每万元DGP耗电高达4721度,是北京682度的5.7倍。
表三,2009年各地区每万元GDP的耗电量(度/万元)
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
除了浙江省,大多数沿海省份的万元GDP耗电都比内陆省份低很多。电耗效率最低的是西部地区,包括宁夏、青海、甘肃、贵州、云南和新疆。中部地区的内蒙古、河南、安徽、四川等地区的电耗效率也很低。因此,工业生产从沿海向内地转移,也是加剧电力需求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上面的分析结果可以引生如下几个重要的结论
一,进入21世纪以来,高速的GDP增长,是建立在高耗能和高耗电的基础上的。除了2008 和2009 年,GDP对电耗的弹性系数每年都超过1,最高达到2003年的1.56和最近两年的1.33。GDP的能耗弹性系数也高达0.82,比前一个10年高出一倍多。
二,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碳排放经济体。在GDP总量只是美国40%的时候就是这样,如果没有下大决心,不断降低单位GDP和工业生产的能耗及电耗,中国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不仅外国人看不下去,国人也会因为环境的不断恶化,而感到生活质量的不断降低。
三,能耗和电耗效率的波动性和增长趋势反映了两个重要问题。如果不是国家统计局的GDP或能耗数据高度不靠谱,就是2000年以后的经济增长模式存在非常大的隐患,不可能长期发展下去。
四,不管是统计数据出了问题,还是中国经济结构出了问题,能源问题、电力问题的根子是效率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和电力效率低下的问题,才能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荒’问题。
表二把2000年以后,每年的GDP和电耗的增长速度列举出来,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找到许多有用的信息。
进入21世纪,GDP年均增长速度年年上升,从2000年的8.4%,上升到2007年的14.2%。与此同时,电耗的增长速度也不断上升,从2000年的9.5%上升到2007年的14.4%。2000-07年期间,电耗的弹性系数每年都保持在1以上,最高达到2003年的1.56。换句话说,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源消耗却要增长1.56个百分点。
特别应该指出,2003-04年是官方承认的两个最严重的‘电荒’年。但是,这两年的发电量和电耗却是改革开放30多年中增长速度最高的。因此,电荒,并不是真正的缺电,而是用电太多、太猛、太没有效率的缘故。
表二,历年耗电弹性系数2000-2011年
GDP%
|
电力消耗%
|
电力/GDP弹性
|
|
2000 |
8.4
|
9.5
|
1.13
|
2001 |
8.3
|
9.3
|
1.12
|
2002 |
9.1
|
11.8
|
1.30
|
2003 |
10.0
|
15.6
|
1.56
|
2004 |
10.1
|
15.4
|
1.52
|
2005 |
11.3
|
13.5
|
1.19
|
2006 |
12.7
|
14.6
|
1.15
|
2007 |
14.2
|
14.4
|
1.01
|
2008 |
9.6
|
5.6
|
0.58
|
2009 |
9.1
|
7.2
|
0.79
|
2010 |
10.3
|
13.7
|
1.33
|
2011前4月 |
9.5
|
12.6
|
1.33
|
可是,好景不长,从2009年的下半年开始,经济加剧升温。2010年,GDP增长又冲破了两位数,高达10.3%。2011年头4个月,经济保持过热状态,也是接近两位数。同时,电耗却又出现了2003-04年的情况,其增速大大高于GDP的增速,使2010年和2011年的头4个月,电耗弹性系数高达1.33,而且,再度出现电荒。
能源效率和经济结构
表一和表二的数字可以这样解释。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加入WTO,中国的经济进一步对外开放,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从原来的对内搞活为主,转变成为对外的全面开放为主。而为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中国必须加大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快速发展。
这个时期,汽车、钢铁、空调、家用电器、房地产和水泥,等等,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这些产业,比1978-2000年期间的主要工业产品更加耗能和耗电。同时,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居民生活对能源需求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工业对电力需求的增长速度。2000-2010年期间,GDP实际增长2.7倍,工业用电量增长3倍,而居民生活用电量却增长5倍。
金融危机,经济增长放慢,能源效率和用电效率却大大提高。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大量的投资进入基本建设,国家鼓励家电下乡,鼓励购买汽车。经济增长的主要目标,大多锁定在高耗能和高耗电的产业,因而,再度出现对电力的亢奋需求。
同时,金融危机,加速了工业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转移。而这种转移,却加剧了能源和电力的需求,从而,大大降低了全国经济的能源效率。
为什么工业生产从沿海转向内地会造成能源和电力效能的下降呢?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仔细研究了2009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GDP和工业生产的电耗效率。为了简单起见,表三只提供各地万元GDP的耗电情况。
各地区万元GDP的耗电量存在很大的差别。2009年,万元GDP耗电最大、效率最差的是宁夏,耗电最少、效率最高的是北京。宁夏每万元DGP耗电高达4721度,是北京682度的5.7倍。
表三,2009年各地区每万元GDP的耗电量(度/万元)
北 京
|
682
|
四 川
|
1086
|
天 津
|
783
|
安 徽
|
1089
|
黑龙江
|
799
|
辽 宁
|
1120
|
上 海
|
808
|
浙 江
|
1177
|
吉 林
|
809
|
河 南
|
1218
|
重 庆
|
894
|
广 西
|
1280
|
湖 南
|
911
|
新 疆
|
1408
|
江 西
|
922
|
河 北
|
1450
|
海 南
|
923
|
云 南
|
1591
|
山 东
|
972
|
内蒙古
|
1687
|
广 东
|
1002
|
山 西
|
1922
|
湖 北
|
1018
|
贵 州
|
2328
|
福 建
|
1032
|
甘 肃
|
2399
|
江 苏
|
1064
|
青 海
|
3862
|
陕 西
|
1079
|
宁 夏
|
4721
|
除了浙江省,大多数沿海省份的万元GDP耗电都比内陆省份低很多。电耗效率最低的是西部地区,包括宁夏、青海、甘肃、贵州、云南和新疆。中部地区的内蒙古、河南、安徽、四川等地区的电耗效率也很低。因此,工业生产从沿海向内地转移,也是加剧电力需求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上面的分析结果可以引生如下几个重要的结论
一,进入21世纪以来,高速的GDP增长,是建立在高耗能和高耗电的基础上的。除了2008 和2009 年,GDP对电耗的弹性系数每年都超过1,最高达到2003年的1.56和最近两年的1.33。GDP的能耗弹性系数也高达0.82,比前一个10年高出一倍多。
二,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碳排放经济体。在GDP总量只是美国40%的时候就是这样,如果没有下大决心,不断降低单位GDP和工业生产的能耗及电耗,中国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不仅外国人看不下去,国人也会因为环境的不断恶化,而感到生活质量的不断降低。
三,能耗和电耗效率的波动性和增长趋势反映了两个重要问题。如果不是国家统计局的GDP或能耗数据高度不靠谱,就是2000年以后的经济增长模式存在非常大的隐患,不可能长期发展下去。
四,不管是统计数据出了问题,还是中国经济结构出了问题,能源问题、电力问题的根子是效率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和电力效率低下的问题,才能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荒’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