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证综指逼近2600点时,一则“发改委允许地方发行企业债融资建保障房”的信息“给力”了。昨日虽然量能放大不明显,但许久的一抹红色还是给人以希望。如题,这个希望是黎明前的曙光,还是死亡前的回光返照?
在与友人交流中,持谨慎态度的居多,因为放心不下CPI高企促使货币再紧下,宽松财政政策却难以有资金做配套。相对乐观者则认为经济本身没那么差,发改委的举动透露出政策积极信号。
争论难有结论。对于未来,不妨可以:
一、担心者不妨以静制动。
6月14日宏观数据公布后(CPI、投资均高于预期),虽然当日市场上涨但第二日开始连跌4个交易日,仍未逃脱2010年11月以来股指月度波动的规律:上半月反弹,经济数据公布后的下半月回落。从市场的表现和机构投资者的反馈看,通胀仍是第一关注要素,政策和经济都是因变量。虽然预期CPI6月见顶、经济已经回落,但不看到CPI回落,悬着的心似乎始终放不下。由此看来,行情的发展需要更多信号和数据验证。
二、关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6月初路透一篇关于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将清理的报道,一度引起了市场的担忧和恐慌。央行和银监会一直未作非常明确的表态,而今发改委的新规预示,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工作尚未开始,或将已结束了。长期看问题固然在,短期的担忧可以暂且放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