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点位离底部已不远,但还需数月震荡才能进牛市
五月份,大盘不幸如我月初所料,不但未强势上涨,反而走出一波超预期下跌行情,下跌225点,直逼2700点。这波大跌,诱因是国际板推出加速,使投资者担忧资金分流。但真正主因应是下半年通胀形势不容乐观,紧缩政策效应显现导致企业利润增速下降,经济陷入滞胀的风险加大。6月份,虽然当前蓝筹股整体估值较低,市场恐慌情绪初现,但基于紧缩政策短期难以转向,政策底尚未出现,大盘在6月份形成底部的可能性不大。不过,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仍很强劲,下半年经济陷入滞涨的可能性非常小,大盘也很难深跌。未来半年,大盘很大可能在2500—3000点之间震荡,等待局势进一步明朗。
目前对大盘走势不利的因素有:
1、今年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869亿元,同比增29.7%,增速低于今年前二个月的34%和今年前三个月的的32%,说明4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进一步回落。而4月份汇丰PMI数据51.1,更创下10个月的新低。需求下滑的迹象已经显现,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进口增速显著下降,4月份汽车销售自2009年2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跌幅达到0.25%,环比跌幅更是达到15.12%。在此背景下,近期国内外各机构纷纷下调对中国经济全年增长的预期,国泰君安将全年GDP增速从9%下调至8.8%;高盛从10%下调至9.4%;瑞信也下调中国今年的GDP增速至8.8%。
2、受近期电荒、南方旱灾影响,5月份CPI可能高达5.6, 6月份CPI可能超过6.0,再创新高。目前,非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在上升,同时输入性通胀开始从上游向下游转移,未来几个月CPI可能会围绕着5%左右的水平进行拉锯,四季度才会有明显的下降。6月份大盘有再次加息、上调准备金率的可能。预计政策偏紧态势将维持到三季度末,三季度有可能再加息一次。
3、当前,我国股市正在适应转型中的经济,其估值体系也需要调整和发展。因此,当前的大盘平均市盈率虽然处于历史低位,但尚难言见底。
4、与股市高度正相关且具有领先意义的M1 增速已经回落到12.9%的低位,在紧缩政策的抑制下还将进一步回落。国际板、新三板越来越近、新股发行节奏不减、大小非不断减持套现,股市的扩容压力越来越大,资金面紧张的压力将进一步凸显。
5、住建部领导24日表示,“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项长期任务。”,“……要严格控制投机投资性需求”。 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将继续受压,各上市房企的现金流将进一步紧张,房价可能松动,利润率有大幅度下滑的可能。
6、年初至今,已有160家公司公布了增发方案,预计募集资金4091亿元,是去年同期的近5倍,接近去年增发募集总额4391亿元。随着银监会进一步提高银行的资本安全标准,银行的再融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对大盘有利的因素有:
1、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二季度GDP增速约为9.6,经济减速呈现出趋稳特征。四月PMI虽然创下10个月来的新低,但其所反映的中国制造业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2011年下半年即便PMI继续减速,公共投资项目应该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稳健的整体就业增长和广泛的工资上涨也有助于整体消费需求的稳步增长。预计最迟到10月份经济增速会出现回升,全年经济增速会保持在9%左右。
2、据国际经合组织预测,中国目前已实施的货币紧缩政策的持续作用,可使CPI拉低至4%的调控目标。预计中国今年的CPI为4.6,2012年可降低为3.4。近几十年的发展证明,中国政府有能力解决通胀问题。中国目前应不会出现严重“滞胀”。
3、央行5月份净投放资金达到2030亿元,使上周高达5%的银行隔夜回购利率回落,资金流动性一改之前的紧张局面,进入逐渐宽松的阶段。但如果6月份外汇占款仍居高不下,央行可能继续上调准备金率,届时市场流动性将再次趋于紧张。
4、6月大盘解禁规模1543亿元,创近11个月新低,比5月环比下降26%。不过,中小盘股的解禁规模合计963亿元,相对偏多。
5、截至5月26日,上证A股的动态市盈率为12.99倍,今年1月份大盘在2661点底部时,上证A股的市盈率为14.83倍;2010年7月2日,股指跌至2319点时,上证A股的市盈率在14.36倍,上证A股的整体估值已正式进入历史底部区域。不过如果剔除金融板块,其余全部A股公司的整体市盈率为23.88倍,相比前述的4个历史底部仍处于偏高水平。统计也显示,尽管上证A股和沪深300指标公司估值相继触底,但深证主板A股的市盈率却仍有所高企。以5月26日收盘价统计,深证主板A股的动态市盈率为26.96倍,尽管已低于2661点之下,但相比2319点甚至之前的两次历史大底,仍具备一定回归空间。
6、中国石油和攀钢钢钒等多家大股东近期增持,产业资本开始出手。历史经验表明,产业资本出手时大盘虽然未必能止跌,但距离底部已不远。
7、从日均换手率统计,近期市场换手率高于2661点,但低于去年7月2319点时的水平。一轮行情的真正底部成交应为行情最大量的1/3至1/4,沪市自2661点以来的本轮行情中的最大量为2103亿元,那么1/3至1/4单日成交应在701亿元至526亿元之间。近期行情中的最小量为5月30日的721亿元,距离底部已经不远,但应还未到底部。
8、日前,周小川表示“央行未来的任务就是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以及控制通胀两方面找到平衡点”,这是今年第一次将促进经济增长放在了抗通胀前面,预计着紧缩政策不久可能适度放松。
综上分析,大盘经过5月份的恐慌下跌,风险已得到一定释放。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不利于大盘的因素仍然较多,但是有利于大盘的因素也在暗中孕育,不断增加,市场正处于缓慢的转势过程中。 未来,经济增长与通胀走势仍是决定大盘走势的关键要素。下半年我国经济应是“胀而不滞”,不会陷入“滞胀”。 CPI在4季度以前很可能都在5.0附近高位徘徊,这将延迟中央退出紧缩政策的时间,导致GDP增速和上市企业利润增速进一步下降,大盘底部估值进一步降低,之前机构普遍预计将在7月份启动的新一轮牛市,很可能将延后至4季度、甚至明年初才开始启动,6月份大盘应不会完成筑底。另一方面,今年一、二季度我国GDP虽处于下降周期,但是当前投资者、消费者未现恐慌情绪,社会就业增长稳定,中小企业虽然资金紧张但未现倒闭潮,政府投资增长强劲,消费需求维持稳定,我国经济中长期滞胀的可能性很小。再加上蓝筹股的估值已经接近历史大底时,这些因素决定市场进一步下跌的空间不大,现有点位距离新一轮牛市底部已经不远。
但是,市场要启动新一轮牛市,必须政策底、技术底、估值底三者共振,底部才能形成,目前看必须等到通胀回落至4.0以下、从紧的政策得以放松甚至转向之时。如果三季度通胀仍居高不下,但经济下滑过快,GDP增速回落到9.0以下,此时从紧的政策应会适度放松,此时大盘会反弹,但难以反转,之后还将下跌。
机构普遍预测六月份CPI将再创新高,二季度GDP增速虽继续下降但应保持在9.0以上,若如此,6月份政策仍将以从紧为主,很可能再次加息及上调准备金率,大盘可能跌破2661前低,继续向下探底。
从技术上看,大盘未来走势有以下几种可能:
1、目前基本可以断定2319点不是自6124大调整的结束点。3478至2319点很可能只是6124调整以来(C)大浪的第一子浪,(C)大浪的始点是3478点。
2、1664、2319形成的上升趋势线目前点位在2660附近,与前低2661共振,对大盘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但是1664以来的行情并不属于牛市行情,该趋势线年内被跌破是大概率事件。
3、大盘自3478点以来可能在走下降三角形调整浪,为A-B-C-D-E五浪结构,其中每浪又分为abc三浪结构,目前可能在走其中C浪的a子浪或c子浪。若如此,大盘年内无行情,将在3000点下方震荡,等待通胀风险缓解,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启动。
A、若是a子浪,则大盘将依托2661,在本周或下周开始反弹,反弹周期2、3周,反弹高点难过2850点。之后再展开下杀2、3个月,底部可能位于2319—2500之间。之后,大盘再向上反弹数月止步于2900下方,之后大盘将再次考验2319点。
B、若是c子浪,则大盘还将再调整五周左右,可能止跌于2550附近,然后大盘向上展开d子浪反弹,反弹周期约3个月,大盘止步于3000点附近。然后,大盘再向下完成调整的最后一浪,底部应形成于2550点上方。
4、大盘自3478以来,在走扩散三角形调整浪。目前正在走最后一浪e子浪。若如此,大盘至少还将调整半年以上,期间将没有象样的反弹,最终止跌于2000点附近。
5、综合分析当前经济环境,虽然CPI居高不下,但在政府的强力调控下, CPI未来疯狂失控的可能性非常小。GDP增长的内在动力仍很充足,短期下滑主要是因政府主动调控所致,政策一旦放松,GDP仍具备持续较快增长的能力。鉴于此,大盘运行上文第三种走势的可能性非常小,即下半年不可能持续下跌至2000点附近。
6、6月份紧缩的宏观政策难以转向,再加息的可能性很大。我认为大盘走上文第二种走势的可能性最大,即6月份下跌,在2550上方止跌,7月份开始向3000点反攻。
7、这次下跌调整的主力主要是中小盘股,目前的机会在于深入挖掘新兴产业中真正具有高成长性的股票,调整过后,这类股票估值趋于合理,下半年将取得超额收益。
8、长远看来,资源类个股一定有好的收益。关注美国是否会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计划,一旦如此,有色、煤炭、稀缺资源将快速上涨。
9、下半年,人民币很可能一次性大幅度升值,关注受益于人民币升值的商业地产、造纸、航空等板块。
20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