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党和政府及有关领导人对儿童的成长、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十分重视,且国家专门立法予以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
2011年6月1日华声在线报道,“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正在湖北省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5月31日来到十堰市柳林幼儿园,亲切看望小朋友和幼儿教师,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少年儿童表示节日的祝贺,向广大少年儿童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同学们,今天有三位新‘同学’和我们班同学一起上体育课,第一位是温家宝总理。”5月31日上午,北京市朝阳区农村中心小学——十八里店小学的操场上,体育教师张涛高兴地对六年级二班的37位同学说。8时55分,篮球课开始。“下面,我们请温爷爷来示范一下”练习三步上篮时,张涛邀请总理做示范。温家宝从一名学生手中接过篮球,一步、两步、三步……投篮——球进了。看到总理矫健的身姿、熟练的动作,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整整40分钟,温家宝仿佛回到童年。望着眼前的孩子们,他深情地说,同学们要热爱运动,经常运动,把运动贯穿一生。
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深入儿童中间,跟孩子们一起欢度“六一”儿童节,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儿童的关爱。而与总书记、总理在一起欢度“六一”儿童节,无疑是儿童们成长过程中非常难忘的一幕,也是非常喜悦的。
然就在共和国的同一片蓝天下,有的儿童却连“六一”儿童节都没有摸过。
据南海网2011年5月30日消息,在当今中国广大的农村,一大批青壮年去往外地城市打工。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孩子只能留在老家,成为留守儿童。对于海南省屯昌县坡心镇高朗村委会石桥村的孩子们来说,“六一”儿童节实在是陌生的节日。整个石桥村孩子们的父母基本都外出打工,一年才能见得到一次面,这些孩子们只能在爷爷奶奶、曾爷爷曾奶奶、曾祖父曾祖母的陪伴下成长。父母的音容笑貌,大多只能留存在脑海中。
对于这些儿童来说,显然是不幸的,因为本该属于他们的节日喜悦,却不知去了哪里。
诚然,每个儿童的家庭情况不尽相同,而其所处的地区经济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各异。
依照华声在线报道,6月1日,儿童节当天,湖南省新晃县委县政府将与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免费午餐基金签订项目资助协议,承诺不仅为该县41所村小修建厨房,还将为享受免费午餐的每个孩子每天提供一元餐费。按一年220个学习日计算,新晃此举将为贫困儿童提供免费午餐餐补20余万,加上厨房改、建等费用,投入资金将超30万。新晃将发动全县干部、群众,共同关注、支持免费午餐,形成政府主导,媒体配合,公众支持的互动模式,有效推进免费午餐计划在新晃41所村级小学陆续启动。新晃此举对免费午餐计划的实施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意味着免费午餐“1+1+1”式的共治模式已经凸显,政府、媒体、公众将牵起手来,为贫困学童共浇希望之树。
换言之,地方本来可以做好儿童事业,本来可以给予儿童更多的关爱。
试想:假如《华声在线》、《三湘都市报》和《凤凰周刊》等媒体和著名调查记者邓飞等新闻人没有率先开启儿童“免费午餐”计划,那么有关政府何日才能“归位”呢?类似的情况,其实遍布中华大地。为何会这样呢?
当然,面对湖南省新晃县政府的“归位”,我们该送上掌声和鲜花。
另外试问:当大家日常生活中崇尚山珍海味,迷恋灯红酒绿的生活时,有多少人会想到中国尚有很多连吃饭、上学等都成问题的儿童呢?
诚然,中国儿童整体现状,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是,作为一个经济总量已经居于全球第二位的国家,假如不能一一妥善解决好儿童问题,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说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呢?
其实,很多事情不是财力容许不容许的问题。
譬如,2009年8月22日,时任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的王振耀在燕山大讲堂作主题为《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建立与中等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体系》的演讲时说道:“印度与巴西是全民医疗与全民教育免费,越南也有这种体制性的调整。非常尴尬的是,我自己今年3月底就出了一个很大的洋相。我们说我们的儿童福利制度比较成功,特别是受艾滋病影响的这些儿童,我们对艾滋儿童建立了四免一关爱的制度。我去年到社会福利司之后,大家都跟我说这个做得很好,我们把联合国儿基会说服的,他们觉得中国的经验很好,应该到巴西去介绍经验,和巴西交流。于是,今年3月底我就领了代表团,我当团长,去巴西介绍‘四免一关爱’的经验。到的那第一天,我们看了看巴西的城市,他们部委的楼很小,门口的路就跟我们乡镇政府门口的路差不多,机场也是破破烂烂,整个代表团的年轻人都觉得我们比巴西要强多了,我们洋洋得意。结果我就开始介绍,头一天介绍,我看到巴西中央政府的官员都睁大眼睛,我有一种错觉,我觉得巴西好像确实不如我们,好像听不懂我们的经验。第二天我们到圣保罗,他们说这个城市比较差,我们就放开介绍。一介绍完,人家地方政府官员马上就问一个问题,说你们为什么要对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给‘四免一关爱’,我们的年轻同志比较骄傲,马上抢着回答,说我们经济发展了,我们中国经济发展很快,我们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要给儿童更多的关爱。圣保罗地方政府的官员马上就问了,那请问别的儿童就不‘四免一关爱’了吗?我们也就像今天这个座位一样坐在前台,年轻人马上把眼光集中到我,让我回答这个问题。我也只好吞吞吐吐地说,我们当然有一些不太平衡,我只能跟人家吞吞吐吐的。结果巴西的地方政府官员说话一点也不客气,他说,我们巴西所有的儿童看所有的病都不要钱,我们大人也是,所有的人看病都不要钱,都享受免费医疗。我们这些年轻同志受到极大刺激,觉得我们的民族尊严受到了侮辱,马上就辩论,就反击。问你们的义务教育是几年,然后巴西的政府官员就问,什么是义务教育。我们的同志就跟他们讲义务教育就是免收学杂费、免收书本费,我们中国已经到了9年,你们是几年。巴西的人说我们这从小学到大学都不收费,小学生午餐还是免费,我们这叫义务教育吗。我们回答不上来。我马上发现,不要再辩论了,再辩论下去,我们就觉得很不好意思。结果就是这样。最后我们感到,我们尽管路修得比人家好,楼房看着也比人家的高大敞亮,但是,我们在社会发展水平上,跟人家的差距还相当大。”(中国江西网)
由此不难看出,当下中国在儿童保护等方面之所以存在不小的问题,最为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政府有关部门和民众的思路问题。当然,转变思路需要一个过程,而将思路变成行动,又是另外一码事。但诸如儿童“免费午餐”计划、“四免一关爱”等,其实都是杯水车薪,而无法解决全中国的儿童问题。
故而,笔者认为“六一”儿童节后国民需深思,力争早日凭借已经居于全球第二位的经济总量,而像人家巴西一样地让中国亿万儿童都享有一个甜美的童年。如此,才是更为有意义的“儿童节”——儿童天天过节。(文/罗竖一)
罗竖一:“六一”儿童节后国民需深思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