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纪行之四
文学的背景是民族
此次奥地利和希腊的访问,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欧洲国家对中国代表团的重视,奥地利方面对我们的安排细致到每半个小时,文化部官员从入境到出境,一直有两人以上陪同我们。我们所到达的每一个文化部门,都是主要负责人出面讲解接待。让我们真正体会到在家的感觉。希腊方面的安排也很周到,在连续三天罢工的情况下,在希腊人工作时间很短的现实中,文化部为我们安排了四次会谈和交流,所有参加人员,都希望能与中国合作。我国文化部与希腊文化部签订的文化交流框架协议中,要求中希每年要组织作家代表团互访,我们一直在执行,希腊方面却因为经费问题,一直没有派团访问我国。在我们访问的推动下,希腊政府决定,马上派团出访中国。

在我们与希腊国家图书中心作家和专家的交流中,中心主任Velissari认真地说:我们与中方联手举办了2008年希腊书展,去年的图书展以中国为主宾国。我手上就有希腊翻译成中文的图书目录,已经得到国家支持。我们图书中心的网站已经有中文系统。
我们很遗憾,这么多的活动,却没有翻译一本中国文学作品给希腊读者,他们马上拿出一本儿童读物,前些天,他们在希腊举行了一周的中国儿童图书及浙江风情展,这本书就出现在这次展览上。
在座谈会上,作家、翻译家、出版人,都对与中国合作出版图书,在希腊这个文明古国,让中国文学占有一席之地,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对希腊文学继续深入地占领中国市场,心情迫切。

回顾这十天的访问,我深深地体会到,如果没有中国的发展和强大,欧洲文人不可能如此重视我们,我们也不可能受到高规格的接待,我们也很难对欧洲文学、文化有如此深刻的考察和体会。说到底,作家就像演员一样,没有舞台灯光背景音乐等等,演员的演出等于在荒野里蹦跳,没有观众也没有价值。而在强大的民族背景下,我们必然受到重视,受到尊重,因为,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也需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