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现金融危机在给我们带来这样一场灾难的同时但是却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进带来了一个机会,首先从认知来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更多的人认识到了一个企业怎么样与全球、与全社会高度的依存和联系,尤其在中央提出保就业、促民生这样一些政策的引导下,很多是抱团取暖这样的一种思想,成为很多人的一种共识。其次,我们可以看到,包括绿色经济、节能减排这样一些与企业社会责任密切相关的议题从来没有像现在成为非常重要而迫切的议题。这是认识上我们觉得有了提升。
其次,在实践的层面上,我们也发现,许多企业在这样一场危机当中,他们进行了很多的战略调整,可能在平常忙忙叨叨的时候没时间去想的问题,没时间去做的、去练的一些内功,很多企业开始在这场危机当中反而能够闲下来想这些问题,也进行了调整,由于很多企业开始进行了一些可能能够让他包括生产开发、管理经营、收入分配、治理监督、创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各种模式,怎么样更加的绿化、更加的和谐、协调、可持续、更加有创新型等等。
当然实践层面上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这场金融危机当中很多的中国企业有了一个走出去的动力,也有的在实施,而走出去正好让企业社会责任成为很多中国企业的一个现实的选择了,很多成为一个不得不做的事情,我们发现中国企业在走出去当中,比如我们在欧洲会碰到工会方面的难题,我们没有资金方面的问题,我们也没有很多的甚至可以说操作技术方面的问题,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出去的一些企业,反而会不知道如何应对欧洲那样一些国家的工会。即使走向非洲国家的时候,我们发现也很难应对当地的一些媒体,包括我们臭名昭着的在赞比亚的爆炸事件,不但给企业形象蒙羞,也给政府、国家的形象蒙羞,导致几十人的死亡,当地媒体大幅报道“中国企业不把我们当人的日子应该结束了”,其实这些企业也不是说走出去的时候表现得特别不好,而是说在国内的时候就没有特别的注意这样一些安全的问题。应该说随着中国企业这样大规模的走出去,我们也可以预见中国企业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潮流也会得到强化。
总体来讲,我们这一轮调研发现,在现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一大半的企业,因为我们没有特别具体的核实他们的一些做法,但是他们的高管都表示加大了这方面的努力,这是让我们觉得非常欣喜的一件事情。中国有一句话叫“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我们觉得像这种大浪淘沙之后能够留下来的企业,就是负责任的企业,他们将来肯定能够得到更加长足的发展。
转入今天的正题,如何发挥外部的推动作用,企业社会责任应该说企业是一个主题,但是如何让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媒体他们能够也在当中对企业发挥良性的推动作用,让企业有更高的一种积极性,来更好的履行他们的责任,我们觉得这当中可以探讨一下这三方的责任,还有其中一个我觉得是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机制问题。
我们讲到几方责任的问题,首先是讲政府的责任。应该说中国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这样的认识政府层面已经完全达到了高度的一致,因为企业社会责任事关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建设,经济、社会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等等这样一些头等的政策都是完全一致的。确实政府也做了不少的事情,我们统计了一下,也出台了将近20多部相关的法律规定来促进,但是我们觉得确实还有很大的余地,包括刚才上一轮的嘉宾体的问题,政府这方面可以有很大的作为。首先政府怎么样自己做的更负责任,自己怎么样对社会更加负责任,比如至少是包括如何更好的依法行政、普惠与民等等还有很大的潜力。
第二,怎么样政府搭建更好的平台,不要让老实的企业、好的企业吃亏,这就需要我们从一些程序上、一些机制上、一些标准上提供一些工具,来塑造这样的一个平台。
第三,可能也需要很好的把握的一个事情,就是政府如何摆正自己的关系,在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动方面他如何摆正政府与社会组织与行业协会等等这样一些机构,与媒体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应该是坚持政府只是一个引导作用,行业来推动、企业来实施、社会来参与应该是一个整体的原则,很多的事情政府也不能够越俎代庖、大包大揽,包括我们08年的时候跟商务部外资司,委托我们拟定一个外商投资社会责任的指引,至今我们迟迟没有出台,就是因为我们觉得这个当中政府在推动这方面的一个力度、一个角色怎么样把握,我们觉得还不是特别清楚。
在外部推动作用方面我特别想讲到新媒体的推动作用,在座的嘉宾很多都是媒体的,我觉得媒体在这方面确实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因子。我个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应该是一个体系,是知、行、言的一个系统,知就是说你的一个战略,对这个事情的一个认识,行是你怎么样去做,得确实事实做这个事,但是是不可或缺的,言就是怎么去说。中国特别提倡做好人好事是不应该留名的,但是我觉得如果牵涉到企业就不一样了,因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是非常多的,而且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身,宗旨其实就是要企业更多的尊重社会各界各个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一些愿望、他的一些期望,并且在企业的经营活动当中实现他,所以如果你不了解别人的希望,别人也不了解你做的一些东西,实际上很难达到当中的一个吻合。企业社会责任的活动我们觉得不会特别有针对性,效果也不是非常好。所以我们是觉得,企业社会责任言也很重要,但是问题是怎么样去言,包括上轮的嘉宾也都讲到了,我们企业也都制作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但是很多可能并不是真实的东西,有点相当于包装性质的东西,我们怎么样完善这样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的机制,保证来推动企业真正是积极的同时是准确的、真实的披露他这方面的情况。
我们做了一些国际上的比较研究,发现确实西方国家在这方面他们有一些可取之处,包括比如像美国,就是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发源之地,美国的很多政府机构,联邦外贸委员会、环保局,他们也都要求企业进行企业社会责任这方面的申报,提供这些情况。还有一些国际组织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包括经合组织,跨国公司指南里面也要求跨国公司就他的地理区域,包括他的就业情况、企业社会责任情况等等方面的报告。我们发现全球500强的公司,基本上应该说全部都有这样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报告。
在中国我们觉得还是比较欠缺的,首先我们法律上没有这样一个要求,虽然我们也有合同法、税法、公司法,包括公共事业捐赠法,会提到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条款,但是并没有具体的提到怎么样披露这方面的信息,没有一些具体的条文,而且我们中国相关的特别是会计处理的过程当中,跟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问题通常都只是作为一个常规的财务会计问题来处理的,没有单独的归纳到企业社会责任这样相关的信息当中,所以这就导致真正做得好的企业也体现不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可能很多的企业,而且我们的媒体也只是把很多的精力放到企业的捐赠当中,以此来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态度,也就是为什么导致中国在汶川地震时期可能推出了全球慈善排行榜,出现了这样一些事情。而且也导致为什么我们平常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做得非常好的被美国司法部、证监会曝光,甚至被世界银行等列入了黑名单,认为是不能进行他们招投标的企业,认为有很多不合规的行为,就是认为企业基本的合规都做不到还能谈什么很多的企业社会责任,很大程度上是就是停留在公共关系这样的层面。
所以我们觉得,我们国家如果真正要来促进这样外部的推动力量,可以从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来着手,也有很多的途径,比如我们可以更多的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来监督PR报告的发布是不是真实,也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的机制来监督PR信息披露标准化的建设,同时也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办法推进。我们期待全世界、全社会都来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议题,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和促进我们企业积极主动的履行社会责任。
中国企业信息透明也要向世界接轨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