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焦点评(11-115):广州为什么生活质量居第一?
彭澎接受《新快报》采访
题外话:今天接受多家媒体采访点评《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报告》。慢慢理出广州的许多可以支撑“第一”的因素:广州房价是四个一线城市中最低的,只有另外三个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广州城市较紧凑,不象北京太大迫得节奏加快;广州普通家庭较殷实,贫富差距没有那么大;广州市民较务实,不象北京的士司机也讨论政治局的工作,因而心理落差小一些;广州服务业发达,服务水平高,使大家都能有较好的生活水平;广州媒体较开放,老百姓可以有更多的渠道反映生活中的事情,如的士费、垃圾焚烧等;广州亚运会后城市面貌变好、知名度提升;……
总之,广州生活较为实在,但由于此前的许多排行榜广州通常只能排到三四名,突然一下排第一,市民感觉意外;也有市民并不认同这个“第一”,说明大家还是务实,不喜欢虚的;即使排第一,也不意味着就没有需要改进的方面。
广州生活质量指数跃居第一
新快报讯
据《新京报》报道,前日,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和首都经贸大学联合发布首个《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报告》。调查显示,受“生活节奏快”、“环境压力大”等因素影响,在30个省会城市中,北京名列第八,远低于同样是超大城市的广州和上海,也排在呼和浩特、石家庄等城市之后。
北京生活节奏全国最快
据报告调查的课题组有关负责人介绍,“生活质量指数”由一系列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加权得出。主观指数包括收入、生活成本、医疗保障、生活环境、生活节奏及生活便利程度等满意度;客观指数包括人均财富、通货膨胀率、绿地面积、恩格尔系数等。
从调查结果看,在30个省会城市中,生活质量指数得分55分以上的城市有15个,超过平均分54.49,排名前三位的城市是广州、上海、南京,北京名列第八。分区域看,东部城市生活质量客观指数高于西部,但主观满意度低于西部,这被认为是北京综合得分较低的原因之一。以银川和北京为例,银川的生活质量总指数排名靠前(第4名),与其舒缓的生活节奏(48.68分,排名第一)有关;而北京的生活质量总指数排名靠后,与其超快的生活节奏有很大关系(38.03分,排最后一名)。
主观感受占40%权重
同是超大型城市,广州、上海排名靠前,北京为何低这么多?报告撰写者直言,北京的环境质量明显落后。
受访者的主观感受占据40%的权重,很大程度上会左右整体结果。比如西部大开发后,居民生活质量改善较快,居民满意度较高。而在“生活成本满意度”方面,上海和北京得分分别排在第20、25位,主观指数排在第28、29位,生活成本较高。
专家观点
●郑梓帧(省社科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所长)
在广州生活非常方便
“若就物质层面来看,广州排第一没问题,若从社会管理方面来看,见仁见智。”广东省社科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所长郑梓帧说,在广州生活,吃喝玩乐等各方面,广州确实很方便,比如说广州喝早茶的习惯,粤菜的精致,都让人感觉很舒服。而在社会风气方面,广州历史上形成的良好言论环境,都使得政府在改善百姓生活方面很努力。
●彭澎(市社科院研究员)
广州排第一是应得的
“以前谈幸福感,都是成都、杭州、青岛这些城市排在前面,这次广州排第一,我确实觉得意外。”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表示,在看完整个评价体系后,他觉得广州排第一是应得的。
他分析说,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广州市民在生活方面改善很大,而广州市民也比较享受生活,也更注重自身生活,对政治的期望不高,这一方面广州要好过其他城市。
就市民能享受到的服务而言,广州的服务业名声在外。就交通拥堵而言,广州自己跟过去比,确实拥堵很多,但跟北京、上海相比,广州根本就不算什么。
彭澎认为,最重要的是现在的房价对大家影响最大,广州是全国四个一线城市之一,但房价却只有二线城市的水平,不足北京、上海、深圳的一半,生活压力就小了很多。
但他也指出,广州仍有很多要提高的地方,“加强对中低收入者、外来人口的住房保障,对230万农民居民,要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彭澎还建议,广州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尽快把高污染工厂搬迁出去,改善广州的大气、水环境,“更难的是,软环境方面的改善,比如市民的文明素质,这比物质的提升更难”。
市民声音
●市民郑小姐:民生方面还应更努力
“广州能排第一?不可思议。”公务员郑小姐听说此事感觉很惊讶,但随后看了一下参考数据、指标,以及对比了北京和上海这些城市,她觉得排第一就不出奇了。
郑小姐分析说,就生活节奏而言,广州虽然塞车,但同北京、上海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在城市环境方面,经过亚运会后,城市环境改善很大。
郑小姐建议,广州还应该在民生方面更努力,在依法行政方面要更透明,让市民有归属感。
●市民邱小姐:广州排第一我很意外
“并不是我觉得不幸福,而是我们这一批毕业的人,大家都有同感。”市民邱小姐表示,她对上海、北京这些城市并不了解,但应该同广州差不多,“同大城市相比,我更喜欢小城市。广州排第一我很意外”。
“生活质量,不应该比高楼、汽车更多,而是比哪里生活起来更舒服。”她表示,她和同学都毕业了四年多,留在广州的人,同回到家乡的人相比,生活质量根本不能同日而语,“30个省会城市比,不能比谁更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差”。
网友观点
新浪网友:广州工资水平高,但消费并不算特别高,广州应该是相同收入水平大城市里面房价最低的(现在城市居民的第一大消费应该是房子);开放并不等于吃喝玩乐,更重要的是人民言论和社会氛围,有机会你了解一下广州媒体的开放程度就知道了,电视台和报纸从来不会避短。
杭州网友zaj:这种排名有什么实际意义吗?纯粹是扯蛋!
djn_1785:广州人不屑当幸福指数第一,个人实实在在好才是真的好,其他神马排名都是浮云:广州有两样东西做得好。1.包容性;2.媒体开放程度。
生活质量指数
排名前十位
广州 64.07
上海 60.05
南京 59.49
银川 58.23
呼和浩特 57.61
合肥 56.42
石家庄 56.27
北京 56.23
长春 56.01
福州 56.00
排名后五位
哈尔滨 51.54
武汉 51.36
太原 50.67
西宁 50.11
乌鲁木齐 49.59
居民生活水平
排名前十位
广州 69.06
上海 66.79
福州 59.01
北京 58.67
杭州 57.16
南宁 55.58
南京 55.45
南昌 54.97
银川 54.42
合肥 54.27
排名后五位
兰州 47.63
西安 46.65
重庆 46.51
乌鲁木齐 45.44
西宁 45.31
省会城市居民生活改善分指数排名
呼和浩特 69.81
银川 67.94
长春 67.66
沈阳 65.92
南京 63.74
广州 62.94
上海 61.81
北京 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