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抄袭的油画卖3000万,到底是在丢谁的脸?


  
    最近一段时间,各大艺术品拍卖会接连拍出天价,从几千万到几亿。我们越来越目睹,一幅小小的画,变得价值连城。我们已经被这样的高价刺激的麻木。笔者作为一个诗人、作家,对文艺界此种怪相很不理解:文艺界普遍凋零,为何独独绘画市场达到了古今未有的高潮。
     最近拍卖市场上的一件怪事,应该可以让深陷迷局的人惊醒了。近日,香港佳士得拍卖会刚刚结束。知名画家曾梵志创作的油画《豹》拍出了3000万人民币的高价。据悉,买主赵志军是一位企业家,在房地产开发领域很有眼光。
我们细细端详曾梵志的《豹》,不得不说这是一幅“杰作”。在熠熠星空下,一只金钱豹,从雪地里悄然走过。静谧的夜空、杂乱的树丛、皑皑的白雪、倾斜的山坡,都让这幅画传达出了野性的唯美。
画家曾梵志能够构思这样的图片,需要对动物有深入的爱好,甚至研究。由此,我们不得不佩服曾梵志作为一位知名画家的深厚底蕴。从这个意义上,企业家赵志军也是非常有眼光的。
然而近日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传来,曾梵志的这幅《豹》是一副彻头彻尾的抄袭之作。
其作品抄袭自美国摄影师斯蒂夫·温特(Steve Winter)的摄影作品《风雪之豹》。据悉,《风雪之豹》曾获得英国野生生物摄影年赛2008年度大奖,并在《国家地理》上刊登。2009年9月4日,该作品曾在北京动物园科普馆展出过。
而曾梵志本人也承认,自己的创作确实从这张照片中得到灵感,但作品《豹》是经过自己艺术再创造的。
看过这两张作品的人,只要精神正常,一定会得出结论,这是原版抄袭,彻头彻尾的抄袭,丑陋的抄袭。曾梵志的画与温特的照片,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区别,几乎一摸一样,简直就是双胞胎。
看过温特的画,我们会明白,曾梵志根本没有能力独立得出这样的构图灵感。显然温特能拍到这张风雪之豹,需要温特对野外摄影的顽强爱好,同时需要对豹子习性的深入研究。也许为了拍摄到这张豹子照片,作者温特在雪地中蹲守了几天几夜。这是付出了极度辛劳的,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温特的照片才能获得大奖。
而这一切极为复杂的积累,竟然被曾梵志轻而易举的抄袭过来了。竟然轻而易举拍卖了3000万人民币,竟然有企业家愿意买单。这难道不能说是中国艺术界的耻辱吗?这难道不是中国企业家的耻辱吗?这难道不是中国人的耻辱吗?
大家想一想,这岂不是古今未有的骗局。在那场轰动的佳士得拍卖会,当曾梵志的《豹》展现在那几百人面前,大家都是如此孤陋寡闻,竟然都不知道,这幅画是原封不动抄袭了国外摄影师的作品。
最后大家纷纷举牌竞拍,将一幅抄袭之作炒作到几千万,最后的冤大头落在赵志军身上。这真是应了那句话:钱多了烧得慌!
这里笔者真是想对赵志军先生说一句:你有这三千万,成立赵志军文化奖,每年在学术、诗歌、小说、杂文等领域各奖励一位杰出者,每人二十万元。你将对中国当代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你将成为改变中国文化史的伟人。
有钱,就应该用在该用的地方。否则钱多了,只能成为笑话!
企业家应该要有胆量来参与并改变中国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