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生日与儿童节(6月1日)
关键词:长大 儿童节 生日 生命
儿童节是每年都有的节日。
在这一天,儿童们享受他们的专属待遇;而那些早已不是儿童的人,则拼命追寻儿童的一些生活碎片,耍赖也罢,撒娇也好,总之是不去想那些平时很让自己头疼的生意、业务、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以及诸如责任和使命之类的东西。
在现实生活中,生日成为一个最重要的日子,不管关系有多熟悉,都会以生日为切入点实现拉近关系的目的,而且给员工庆祝生日,已经成为企业人性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至于餐饮与食品行业都将此作为重要商机,给市场一个消费的理由。
网络时代,每个网站都拿网民的生日大做文章。这一天可以让原本充满着铜臭气息的客户关系、让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成为关爱与被关爱的关系。
但毕竟现实生活是残酷的,不会由于几句善意的祝福就会让原本充满挫折与荆棘的时光少一些磨难,多一点顺心。
小的时候过生日,总是会感受到来自长辈以及年龄稍长一些的人的祝福,由于相对无忧无虑,不用承担更多的压力与责任,因而也就相对幸福。
每个人都在长大,虽然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就都不想长大,但依然在长大的同时,增添许多的无助,在世间的很多事情都不是自己所期待的。至少那一部分说明长大未必就是值得庆幸的事情,另一部分说明,是否长大并不是自己说了算的。
长大了之后,很多时候连生日都不想过了。
某些人说“孩子的生日是母亲的难日”,越来越多的人,在听到此言论之后,再过生日的时候,兴奋与幸福之感就淡了许多,那种与母亲同样的感同身受,总是会想到,在那一天由于自己的出生而给母亲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与折磨,而且自己也没有能力让辛苦的父母得到最好的照顾。特别是“生老病死”“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客观规律,更是让生日中增添了一些无奈甚至悲凉情怀。
这一点更是容易让自己产生自责。
一个13年前的同事在我的QQ空间给我留言,我们随即在线聊了几句。
1998年的那个夏天,我们曾经在同一家公司的同一个双人宿舍里共同生活,能与13年前的同室兄弟重逢,我们都有很多感慨。
他问我生活怎么过,我说清心寡欲;他说很想念北京,已经有太长的时间没来北京了。他说,有时候想想过去的日子,挺有意思的!那样的无忧无虑,有点像那部电视剧:我和青春有关的日子。他有些欣赏我的“淡泊名利”。我笑话他,怎么这么多感慨啊,这个比我小几岁的兄弟居然说“老了就这样”。
其实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很微妙的。与老朋友重逢,总是会让人感慨,兴奋之余,不禁对比与回忆。看看人家难免失衡,想想自己已经蹉跎了那么多的岁月。
身边的人,比自己年长的,跟自己同龄的,甚至是比自己年幼的,接踵地生病,甚至一个个地死去,那是在给我们提醒,生命很短暂,健康很脆弱,我们需要倍加珍惜。
在过程结束之后,却无法把结果带走。所以我们会更加焦虑,自己见到别人在挥霍中度过宝贵的时光,而自己偏偏要守住清贫。
但世间可以供自己支配与控制的因素,竟然如此稀少,内心难免由此失衡。
细数那些曾经做过的事,那些说过的话,遇到过的人,做过的梦想,曾经的豪言壮语,都变成了无奈的呻吟。曾经有的东西越是美好,梦想的成就越是瑰丽,越显得与现实的对比越无奈。
我们生活的世界很残酷,不会让你由着性子为所欲为。至少不能侵害别人的利益,不能破坏别人的梦想,不能干涉别人的自由。
我们的一切都是有限定的,越是理性就越是会有束缚,越是感性越是会幼稚。
我们就是如此,一面在内心渴望保持幼稚,一面又害怕别人说自己幼稚。所以脆弱的心胸难免有一种寻求被保护的倾向性。所以总是希望那些小的东西。
小的东西会让我们不禁产生一种怜惜。小的更可爱,小动物、小生命、小孩子。
儿童节快乐,如此难得的日子,就是要让自己快乐的。
即使不快乐,也要装作快乐,毕竟有些时候,表演得久了,情绪也就可以自我调节了。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谓的心理暗示的作用。
贾春宝
2011年6月1日星期三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