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淡化资社的优劣


        赵恕老先生在敬亭论坛写了多篇文章,其中心观点就是资本主义优于社会主义,资产阶级优于工人阶级即无产阶级。这是继1987年掀起姓资姓社大讨论之后,在网络上掀起的资优还是社优的大讨论。

1987年,关广梅的一封信掀起了姓资姓社大讨论,这次大讨论是为党的十三大服务的,是为改革开放政策服务的。改革派与保守派就姓资姓社问题讨论了好几年,直到1991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强调“不管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猫论),一切工作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至此,姓资姓社大讨论才告一段落。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社会制度亦是如此。资本主义由于其以市场为主导,缺乏计划性,容易造成经济失衡和出现盲目性,导致资源的浪费;市场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无暇顾及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市场规律的作用容易引起两级分化。众人艳羡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发了几次严重的经济危机,政府应对危机的措施明显滞后,这就是市场的劣势。

社会主义由于其以计划为主导,缺乏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配制资源;高度地计划性容易孳生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计划经济不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革新。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正是看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在积极调整完善自身,以期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例如,美国自次贷危机之后,加强了计划性,而中国则自上世纪90年代始,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制作用。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完善自身的过程中,走的越来越近,当他们完全融合之时,也就实现了他们的共同目标——共产主义。

邓小平同志说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大力发展生产力,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就是以发展论英雄,就是有意地淡化资优还是社优的问题。

高举“发展”大旗,一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方法措施都可为我所用。当前,除了对外宣传之外(意识形态不可丢),应该淡化资社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