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碎语】5月4日出版的《人民日报海外版》“要闻版”头条,刊发了严冰、袁泉、刘哲的文章《外籍劳模,开放中国为你骄傲》。文章从三个方面综述了改革开放后外籍劳动者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在叙述“中国对待爱人才”方面谈到“对于外国人当选劳动模范有人担心会伤害国人的感情”问题上,引用了笔者观点。
“对此,社会学家艾君认为,外籍劳动者可参选劳模,充分体现了发展中的中国对劳动价值的尊重,体现了开放中的中国对人才的关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包容之心,展现的是民族自信心的增强。”
“随着外籍劳动者的参评,会有更多外籍劳动者成为令人尊敬的劳动模范。从中国面孔到外国面孔,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视野和眼光,‘劳模’评选才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艾君说。--
人民日报☉海外版
外籍劳模-开放中国为你骄傲(转发)
作者:严冰 袁泉 刘哲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1-05/04/content_810558.htm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1年05月04日 第 04 版)
胡庆明摄(中新社发)
上月26日,福建省厦门市2008—2010年度劳模名单公示,两名外籍员工首次入选。近年来,内地劳动模范中出现了一群新鲜的面孔——塔瓦那·保罗斯、达里帕·那巴班、岸明……他们都是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做出贡献的“洋劳模”。
国务院法制办日前就《表彰奖励工作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其中规定,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人,可以参照本条例给予表彰奖励。“洋劳模”不仅成为劳模评选中的一个亮点,更体现出在东西文化交融背景下的开放与包容。
■业绩不输国人
“中国的同事就像我的亲兄弟,我很爱他们。江西非常美,上学的时候我就听说过滕王阁。”今年元旦期间,江西一家公司海外企业的5名外籍员工被评为年度劳动模范,他们来到南昌出席表彰会,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新年。
江苏省今年评选出的1100名省级劳动模范中,首次出现外籍华人的身影——澳大利亚籍的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正荣等55人入选。
去年1月,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年终受表彰的18人中出现了两个洋面孔(见上图)——来自叙利亚分公司的安东阿克瑞(中)和哈萨克斯坦fioc公司的康斯别克(右)以优秀业绩荣获年度劳动模范称号。同年4月,北京市政府授予在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工作的日本专家岸明为“外国人劳动模范”的称号。
■获殊荣备感荣幸
日本专家岸明是北京市首个外籍市级劳动模范,是他让一种叫“脂微球载体靶向制剂”的药品在中国生根发芽,为血栓、血管硬化等血液循环系统疾病的患者带来福音。
在进入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之前,岸明曾是日本一家制药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到现在,岸明在泰德的薪酬只是在日本公司时的1/3,还要面临生活习惯、语言障碍等诸多问题。对此,岸明说:“我喜欢中国,我职业生涯的最后在中国度过比在日本更有意义。劳动模范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称号,我感到很荣幸。我只有更加努力工作,才不辜负这个称号带来的荣誉。”
尼泊尔人香模是中国中鼎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表彰的外籍劳模。与岸明不同的是,香模是在自己的国家为中国企业工作。香模在尼泊尔水电项目中从事隧道掘进工作9年,为项目顺利推进做出了贡献。他说,评为劳模是对自己工作最大的肯定。
■中国更爱人才
对于外国人当选劳动模范,有人担心会伤害国人的感情。
对此,社会学家艾君认为,外籍劳动者可参选劳模,充分体现了发展中的中国对劳动价值的尊重,体现了开放中的中国对人才的关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包容之心,展现的是民族自信心的增强。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马雪松认为,企业表彰洋劳模,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开放精神,是企业长远眼光的一种体现。江苏省总工会副主席胡同军说,洋劳模一样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样的尝试,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认可。
“随着外籍劳动者的参评,会有更多外籍劳动者成为令人尊敬的劳动模范。从中国面孔到外国面孔,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视野和眼光,‘劳模’评选才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艾君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