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腾飞的“飞地”园区模式已经启动
李华新
5月3日,由省长蒋巨峰主持召开的省政府第81次常务会审议并原则通过《四川省关于承接产业转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通过3至5年的努力,把我省建成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
会议指出,当前,我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激烈竞争,要不断增强主动性和紧迫感,培育产业发展新动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升区域综合竞争能力。通过努力,使我省产业承接规模持续扩大,引进项目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和层级水平提升优化,产业集聚力、要素转化力、市场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显著提升。要积极争取设立和加快建设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集中引进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集群承接一批核心配套企业,集聚打造一批重点承接园区,培育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带。
现在四川用产业飞地,来比喻承接产业园在市场境内的落地,之上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一种经济发展形式,这种方式,对于市场的经济发展和协调省内的经济发展布局,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发展意义。
现在才产业的布局上,四川五大经济区重点承接的产业包括:成都经济区重点承接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石油化工、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川南经济区主动承接发展机械制造、能源、化工、农产品加工、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川东北经济区积极承接发展清洁能源和石油、天然气化工、农产品加工、特色农业等产业;攀西经济区主要承接发展钒钛、稀土、水电、特色农业、阳光旅游、生态旅游等产业;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加快承接发展清洁能源、生态文化旅游、生态农业和特色畜牧业等产业。
现在是既然产业布局已经形成,那么不仅是需要引进其他省市在川地的落户发展。在省内也是需要到那些具有相同的产业基地去发展,不是固守乡土,外省可以到市场来发展。省内的企业也是需要向产业园聚集。以图更大的发展空间,创造更大 的产业利润。这样的话,也可以吸引其他的类似的“飞地”经济师突破性发展。
而且这次会议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议程上是,在省内的经济发展的模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是要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园区管理运行机制,要把眼光投向东南沿海,鼓励各地与东部沿海地区、对口援建省(市)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推进组团式承接产业园区;探索与沿海地区在我省共建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发展“飞地经济”;鼓励省内市、县跨区域合作共建开发园区。
现在看来四川当地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自己都可以解决,但是对于能源问题,四川也有了一些具体的计划和安排。比如在电力发展上要形成东接三华、西纳新藏、北联西北、南通云贵的全国电力交换大枢纽,为把我省建设成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奠定坚实基础。争取“十二五”期间全省电网投资规模超过1200亿元。
四川经济的发展,现在已经注意到了飞地经济的概念,这是一种综合引进的方式,也是拓展市场经济发展总量和提升产业档次的,一个具有时效性的和拥有极大发展空间的产业革命性变化。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