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去行政化的真正考验到了


  如何向政府部门争取自主办学的核心权力——人事权和财权,这才是去行政化的关键

  深圳市委组织部近日在其网站上发布了《关于公开推荐选拔南方科技大学(筹)副校长等领导干部的公告》,其中,明确注明两个南科大副校长职位为正局级行政级别。

  对于一所以“去行政化,去官化”而受到社会强烈关注的大学来说,上述消息,无疑是当头一棒。然而,仔细想想,这其实并不是这一事件的最终结局,如果南科大真正一心想去行政化,这一事件,正是考验的开始,甚至可以说,这是真正确立“去行政化”理念的契机。

  此前,南科大创校校长朱清时,在多个场合谈到“去行政化”的办学理念,以及“去行政化”的艰难。但那些艰难,大多仅限于自身的待遇受影响,以及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的不便,根本没有涉及去行政化的要害,即政府对大学人事权和财权的掌控——如果这两大权力,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那么,就是大学没有行政级别,也是高度行政化的,而且局面有可能比大学有行政级别更糟糕:有级别时还看看你的脸色,没级别时看也不看,这也是国内大学校长反对取消级别的重要原因。

  如何向政府部门争取自主办学的核心权力——人事权和财权,这才是去行政化的关键。大学要获得这两方面权力,有两条路径:其一,作为举办者的政府部门,有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意愿,有主动放权赋予学校充分办学自主权的意识。其二,政府部门不愿放权,而学校从保持独立性出发,对此拒绝合作,由此形成与政府的利益博弈,逐渐争取到属于大学的自主权。

  前一条路径,无疑是大学以及社会公众所期待的。而且,深圳市领导的表态,也曾经给大家这种期待。其中就包括要制定南科大的章程,提交深圳人大常委会审议,成为法律文本。然而,这所已经筹建4年,有首批新生入校的大学,却一直没有大学章程,已经传递出某种信息。而现今,政府部门直接为大学公选厅级副校长,更充分说明,期待他们主动放权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是不太切实际的。

  这就必须走第二条路径了,表面上看,这条路径,给人的感觉是政府和学校“不和谐”,学校“不听话”,但从权责角度分析,政府、学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本就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如果政府部门布置什么、通知什么,学校就做什么,这不又回到传统的“管评办”一体化了吗?当然,走这第二条路径,需要学校办学者,有教育家精神,有不畏权势,只对办学负责的勇气,这就是笔者为什么说此次政府部门为南科大公选干部是对去行政化的真正考验的原因了。如果朱清时校长坚定去行政化的理想,那么,应断然拒绝这一公选。环顾世界一流大学,哪一所大学,在建设过程中,没有这种与政府部门争取自主权、独立性的过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