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易经》乾卦中的卦辞。这句著名的古语已经成为激励众多中国企业家去创业、去发展的内在动力。
然而,自强不息的目标是什么?同样是自强不息,然而不同创业者可能有着不同的目标。目标不同,最终导致曾经一同前行的创业者最终分道扬镳,走向不同的人生轨迹。
赚钱,到底是奋斗的终极目标,还是创业者实现终极目标的一种工具?如果是后者,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
今天,当柳传志和他的夫人在街上看到有人蹬着小三轮车,他心里就感慨不已。1984年,当柳传志决定创业之前,时年30多岁的他有时候会跟夫人说:“等老了,咱们也攒钱买个三轮,我拉着你。”选择创业,最基本的内在动力还是在于能够有个更高的生活质量。然而,这里面还暗含着一个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在改革巨变的年代,想要找到一个机会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能耐。
这种自我实现的目标,而不是单纯的赚钱去改善生活,成为柳传志一生中不犯重大错误的约束力量。如同柳传志所说,自己是想做好人,也想做好事,不能因为从事商业就把自己做成了一个坏人,把企业做成了一个坏企业。不仅不能做不遵守法制法规的事情,而且不能做被社会认为是不道德的事情。
在上世纪80年代创业的企业家,能够生存到2008年而不倒的,在自己的人生目标中都把赚钱放到次要的位置上。企业只有产生利润才能生存和发展,然而一旦将追求利润置于企业所承担的其他责任之上,就会出现过度的机会主义倾向,最终也将把自己给毁掉。企业家也是如此,一旦他把为自己创造个人财富作为人生的目标,他就更有可能去铤而走险,突破商业的底线,甚至不惜以身试法。
播下什么种子,就会开什么花,结什么果。从机会主义的信仰到专业主义的信仰,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家不会突破商业底线。一旦目标出现了差错,专业主义所产生的企业规模甚至会造成更大的破坏力量。正如电影《蜘蛛侠》中的那句名言:你的力量越大,你的责任就越大。而能不能承担责任,要不要遵守商业底线,则是企业家的目标所决定的。
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遍地都是假冒伪劣,温州一度成为造假基地,并将造假经验传播到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到俄罗斯。制假贩假者大多数是为了谋生计,图生存,在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日趋健全的时候,除了一部分人能够及时转向,生产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外,其余的几乎已经被市场所淘汰。然而,十多年过去,如果一位企业家具有温州背景,他仍然必须为其先辈们产生的恶迹买单,其初次交易时的信用也会备受怀疑。
中国的企业家必须要有远大志向,他所领导的企业才能永续经营。这种远大志向不是金钱,虽然它很重要;它可能是为了自我实现,可能是为了留下声名遗产,甚至能够惠及子孙后代。即使你没有卡内基、比尔·盖茨或巴菲特那样的胸怀,这都没有关系,如果你能创造出企业,能够像福特家族那样为社会创造出价值,那也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
王文京喜欢讲梦、道、力之间的关系,这个在24岁即抛弃了国家公职身份,从一个工商个体户干起的创业者不断地在提高着挑战自己的目标。在中国,管理软件这个行业与房地产、消费电子、个人计算机或者电信设备行业相比,规模小得多。但是,王文京领导的用友在这个行业中却超越了国际厂商,多年来稳居市场第一位。对王文京来讲,梦即为目标和理想,道即为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即企业与客户、员工、伙伴、股东、社会和国家之间应当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对这些对象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力即为能力,也就是企业要承担这些责任所必须要具备的经营能力、管理能力、资源组织能力,形成竞争力。
在三者之间,作为目标的梦最重要,直接决定着企业以怎样的方式来取得利润,也直接决定着企业将会建立怎样的能力。一个反面教材是,托普软件集团的创始人宋如华,其目标是单纯地去赚钱,越多越好,在这种目标指引下,托普集团的经营之道是通过在各地以软件基地的名义圈地,通过炒作概念操纵股价而获利。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托普集团当然不可能在软件业上建立起专业能力。由此,宋如华最终以1元钱的价格出让所持有的股票,逃至海外,也是可以想象到的结果。话又说回来,如果宋如华当初的目标设定正确,取财之道合规合法,并在房地产领域建立起专业能力,他就有可能成为另外一个王石,有可能成就另外一个万科,而且也有可能成就中国商业史上最经典的转型案例。
可惜的是,他既没有“正确地做事”,也没有“做正确的事”,原因在于没有远大的理想。
2004年,李东生率领TCL连续两次完成海外并购——收购法国汤姆森公司的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然而却遭遇到极大的经营困难,亏损一度高达20亿元。李东生曾经被《财富》杂志评选为“亚洲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家”称号,但在2006年因为业务亏损却被《福布斯》评选为“最差的上市公司老板”。在股东大会上他被点名批评,李东生由于业务亏损而道歉:“我没有做好,我们准备做好,希望大家再有一点耐心,给我一点时间。”
即使遭遇巨额亏损,在TCL集团中只有4%股权的李东生却并没有被赶下台,这说明董事会对李东生的人品和能力仍然给予了极大的信任。董事会认可李东生是一个企业家,而不是商人。他不会推卸责任,也不想让别人指责自己是个失败者。在他领导下,TCL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公司,除了企业追求利润之外,还要追求利润之外的一些东西,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同时他相信,把企业办好,实际上就是为国家振兴做贡献。
企业的创始人,如果目标单纯是为了赚钱,那么他就不能称为企业家,而只能是商人。商人逐利,企业家成事;对于企业家而言,赚钱只是结果,而不是目的。
逐利的商人,将永远是机会主义者。
中国不缺商人,不缺机会主义者,中国缺少的是胸怀远大理想的企业家。 ——巴菲特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