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真维斯悄悄爬上清华的墙


  当资本和大学相结合,很多人就开始躁动。这次是大家熟悉又陌生的真维斯和清华。

  众所周知,真维斯是做服装的知名企业,清华是国内的一流学府。他们二者怎么会在一起?这是很多人的好奇。

  命名大学里的一个教学楼,是带来不了直接的效益的。但,这是一个传播企业品牌的好创意。清华大学多了一个“真维斯楼”!当这条消息出现在新浪微博上时,瞬间成了大家争相转发的话题。不少大学生都调侃称:“要向清华看齐,争取个班尼路楼来。”而清华大学研究生会副主席曹彬也在微博上称此楼:“有望取代二校门,成为最受游客欢迎拍照景点。”

  从传播的角度,无疑,这次真维斯品牌获得了巨大的传播。

  据报道:此次以真维斯命名教学楼,还是第一个。在清华,其他楼被企业冠名的也有,但是通常都是特定行业冠名特定专业:“比如新闻学院的楼是宏盟楼,宏盟是一个广告传播集团。新建的有一个清华-罗姆电子工程馆,罗姆也是电子类的企业。而且这些都是给特定专业捐的,不是捐给大家都用的教学楼的。”

  也有同学更能接受以赞助人的名字命名。如大家熟悉的逸夫楼。

  在凤凰网做的一项调查中,74.2%的人认为教学楼商业冠名是对清华的损害,仅有14.0%的人表示理解,认为清华需要更多的发展资金。66.7% 的人认为大学不适宜进行商业冠名,17.1%的人接受捐款,但认为品牌要与学校身份要相符 。

  当问“如何看待大学接受社会捐赠?”时,有48.1% 的人选择了“对捐赠人做好资格审查,大学精神保持独立即可。”不容忽视的是,有28.1%的人支持社会捐赠,相信更多的资金会让大学有更好的发展。同时也有22.0% 的人反对大学接受社会的捐赠,最大的理由就是,接受捐赠往往使大学丧失独立精神。

  似乎很多人都认为,真维斯和清华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也就是说,二者并不是门当户对。在大家的心理预期中命名一个清华教学楼,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大企业。大家觉得清华没有守住大学的底线,就这样轻易地往真维斯上墙了。

  花钱命名一个大学里的教学楼,我必须要说,这是一个有想法的企业家的行为。没有理想和抱负的人,是不会有这样的想法,更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很多时候,我们还在讨论别人动机的时候,对方已经在我们的前方走了很远。比真维斯大的多的企业对大学的冷漠,都不能引起我们的不安,一个真维斯却捅到了我们的痒处。太多时候,我们习惯了随大溜的批评,却慵懒地缺了呼唤的力气。

  从这个意义上看,真维斯上清华墙,仅仅是一个开始,直到有一天,我们见怪不怪。

  最后,我们看看清华的回应:为校园建筑物命名是国内外学校筹资助学的通行做法,2003年,台湾裕元集团捐助清华大学第六教学楼的建设,第六教学楼也叫“裕元楼”。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命名为“真维斯楼”后,将按惯例保留原有的“第四教学楼”称谓。

  从清华的回应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非常平常、日常的工作。对此事件,清华很淡定,相反,我们却很敏感并尽显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