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世界的美


                                  发现世界的美
      4月19日晚,马自达汽车公司在上海车展期间举行媒体晚会。在几十位身着西服的马自达中外工作人员中,只有一个人例外。他身穿小立领时装,优雅甚至有些悠闲地穿梭于会场上,镜片后深邃的目光注视着场上忙碌的人群。他就是马自达汽车设计本部本部长前田育男。
■“中国设计风格正在形成”
      对于每年流连于各大国际车展的设计师们来说,参观上海车展的重点是看中国的本土品牌。“给我的印象是,在设计领域,中国厂商的差距拉开了。”
      前田育男第一次参观上海车展是2007年。比起那一届,前田育南觉得今年的车展布置得更精致。“因为职业的关系,我对设计关注得较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厂商在汽车设计上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四年前我参观上海车展的时候,看到一些中国品牌在设计手法上常常会把很多元素混合在一起。但是今年,他们在汽车造型设计上已经有了非常清晰的整体感。”

      “社会环境的特征或许也会反映到汽车上,汽车设计风格的清晰可能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变化有关系。”前田育男谈起他几年前到上海时的情景,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他走在街上时对交通秩序混乱的担忧。“今年来上海,觉得上海的交通状况有好转,包括路上开车的人们,也越来越遵守秩序了,这是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地方。”
      当被问到对哪个中国品牌印象更深时,前田育男毫不犹豫地说:“我感觉上海汽车荣威的设计是比较突出的。”
■  融合世界各地的不同元素
      并不是每一个汽车品牌都有明显的造型特征,但马自达是。毫无疑问,这对马自达车型成为“获奖专业户”不无影响。与一些设计流派强调本土元素不同,马自达在设计风格上更追求“国际化”。
      如同马自达认为全世界各地区都有一部分消费者对驾驶乐趣有着同样的追求一样,在造型设计上,马自达同样在寻找那一种打动各地区消费者的“美感”———“我们相信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区,人们心目中都有一个同样美、同样理想的东西存在。”前田育男说。在性能上,马自达以良好的动力和操控性为品牌特征;与之相匹配,马自达在造型上确立的风格是保持动感、充满个性,而且偏重“年轻化”。
      在马自达的设计部门,有来自欧洲、美国、中国、韩国以及日本等不同民族的设计师。自1982年加入马自达后,前田育男曾两度在美国工作多年,分别在马自达北美公司设计工作室和福特设计办公室工作。这些经历对他形成大胆、年轻的设计风格或许有很大影响。
■  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
      前田育男认为,对于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来说,设计灵感非常重要。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马自达展出了一款概念车,其设计主题为“魂动”。前田育男解释说,“魂动”的灵感来自生物———人类以及动物在起跑前蓄势待发的一瞬间,会呈现出一种优雅的动感和柔韧的力量,那种生命力常常让他感到“心灵震撼”。在设计手法上,他们通过线条、光线和光影三种动态元素的融合,塑造这种动感和美感。
      “设计师需要经常出去放松地接触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这是我设计灵感的主要来源。如果只是坐在桌子前,像一个办公室职员一样,想要做出好的设计是非常难的。在设计过程中,有时候可能思考良久却一直没有思路,但有的时候两三秒钟就会有一个好的想法,这是一件很难控制的事情。”前田育男说。
      业余时间,除了骑自行车和欣赏爵士乐,前田育男有两大爱好,一个是登山,一个是赛车。前田育男参加赛车已经有十多年了,最多的时候他一年参加过5场场地赛。“我参赛的时候,大多数是驾驶马自达MX-5。即便对手是比它动力强的车,我也可能跑出更好的成绩。当然,如果纯粹想玩漂移的话,应该去选一款动力更强的车。”
      作为一个设计部门的负责人,前田育男也要求年轻的设计师们保持高昂的创作激情。他认为,作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最需要的素质就是对各种事物感触上的灵敏。“设计师的敏锐感觉可能有30%来自个人的悟性和天分,70%可以通过训练获得。”前田育男说。
      同时,他也常常告诫设计师们,他们设计的是一个工业产品,而不是自己把玩的玩具。即使设计师再有个性,都必须考虑将来买车人的心理,必须把他们的需求考虑到设计中去。“对汽车设计师来讲,没有哪款产品是100%完美的。但汽车设计师与艺术家是不同的,汽车设计师要学会尊重市场。”
      虽然在设计风格上充满活力和“年轻感”,但前田育男称自己在设计工具运用方面是个“守旧的人”,至今他仍然喜欢手绘设计图,而不是像年轻设计师们那样借助电脑软件。他仍然重视制作粘土模型,欣赏模型上手工塑造的美妙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