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贤治疆一年为何好评如潮?


张春贤治疆一年为何好评如潮?

  

  2010年4月24日,出生于中原的张春贤“很突然”地被调任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一年过去,张春贤以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无比忠诚,对百姓发自心底的仁爱之心,科学的执政理念,高超的政治智慧,加上独特的个人魅力,创造了不到3天推出一项惠民政策的“新疆民生效率”,向党中央和新疆人民交上了一份圆满的年度答卷,赢得了新疆民众和媒体舆论的交口称赞和叫好一片。

  在一个特殊重要的时刻,到一个具有特殊重要性的地方,去继续实现自己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人生理想,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而任何时候,机遇都会大于挑战,或者说,挑战本身就是机遇,大挑战就是大机遇。张春贤正是在巨大的挑战面前为共产党人把握了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大机遇。而在主政一年,便赢得如此的赞誉,实在是不易。这其中必定有着特别、特殊的情感付出和执政魅力。

  亲民路线成就了新疆民生效率。早在主政新疆之初,就有坊间舆论认为,被公认为“温和、开放、亲民”,履历基本在民生、发展和党务等领域内的张春贤,将为新疆的治理带来新的风格。早在湖南时,张春贤就被称为“既会做官,又会做人”。张春贤在给网友的信里写道,“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我们各级党委、政府为老百姓做一点事,老百姓都记在心里,写在脸上,把党和政府当作亲人。只要我们的各级干部都能爱人民、为民担当,实实在在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老百姓就会加倍还情于党委和政府。”从上任伊始的密集调研,到岁末年初的五天四抓市民出行难,再到将2011年定为新疆民生年,都可以看到张春贤浓浓的民生情怀。张春贤以特有的亲民路线创造了不到3天推出一项惠民政策的“新疆民生效率”,将最基层百姓的生活小事当作新疆党和政府的大事来抓。张春贤用改善民生这把钥匙开启了百姓的心门,新疆各族群众将从一项项措施中,真真切切体验到党和政府对百姓的关爱之情。一系列政策和现象表明,新疆已经把民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同时也启示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摆正“公仆”心态,以诚项,以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取信于民。经济发展的目的在于改善人民的生活,只有关注民生,以富民为主,才能实现“国强”与“民富”的协调发展。

  务实作风锻造了精锐干部队伍。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素以务实亲民而著称的张春贤深知这一点。从2010年4月29日到5月7日的9天里,张春贤开了10个座谈会,他几乎是用了最短的时间就让新疆人对自己有了全面的了解。在张春贤出席的多个项目现场,千篇一律地没有搭台、没有剪彩、没有礼炮,在新疆一批批低调开工的惠民工程背后,外人读出的是张春贤已是地道新疆人,同时也感受到了张春贤务实高效的执政风格。由于地处偏远地区,客观条件相对落后,国家提出新疆跨越式发展之初,当地不少干部仍然是依靠外力的老思路,工作积极性和干劲并不是很高。为此,入疆之初的张春贤,选择的方法是亲自踏上了让大家认清差距、增强干劲的考察之旅。通过外出“取经”,新疆广大干部的发展自信,终于被调动了起来,经济发展追赶的思路终于一致了,一支“嗷嗷叫”的干部队伍就这样被锻造出来了。

  仁爱自信开辟了科学发展之路。对党无限忠诚的张春贤,同样有着一颗对百姓发自心底的仁爱之心。履新满月后,提出要做新疆的“儿子娃娃”;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一周年之际,他轻车简从,与普通民众促膝长谈;去年阿克苏“8·19暴力袭击”事件发生后,张春贤在一次官方会议上提议共同为无辜遇难者默哀;他还与民间慈善家阿里木拉钩互称兄弟,号召大家学习阿里木朴实无华、不以善小而不为的仁爱精神;2011年3月初,张春贤开通了微博,成为首个开通微博的地方党政一把手,他希望籍此加强与普通网民的沟通……目前,新疆发展虽然开局良好,但并不代表着将来会一帆风顺。于是,在发展中要坚持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道路,成为不同场合中的强调语。同时,新疆又有着特殊的背景,稳定是新疆的大局,是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张春贤主政新疆不久后便确立了用现代文化引领发展的思想理念,不断改革创新,张春贤以身作则,积极营造开放乐观、诚信沟通的文化氛围。张春贤曾说“只要上下齐心努力,就一定能把新疆建设得更加美好!我对此充满信心!”张春贤用仁爱、开放、自信的执政智慧,为新疆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有人说,张春贤治疆一年来,没有失分,得分倒是不少,实属不易。这其中有辛勤的汗水、民生的情怀和治官理政的智慧。张春贤治疆一年民生、发展、稳定并重的答卷,也是一面镜子,值得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好好照一照、比一比。

  (倪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