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边决策机制,毫无群众基础,不考虑民众的支付能力,未动摇原有的财税体制,2011年轰轰烈烈的房价调控最终沦落为一场闹剧。最高决策层必须要思考的是闹剧之后,中国楼市将向何处去?也许,房价高企和经济滞涨的拉锯背后,崩盘的时间待定。
据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上报汇总,截至3月31日,全国657(包括287个设区城市、370个县级市)个城市中,已有608个城市公布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占92.5%。这608个城市包括281个设区城市、327个县级市。另外,国家统计局统计并公布新建住房价格指数的70个大中城市,均已公布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
然而,令中国老百姓大失所望的是,在已经上报的房价控制目标中,大多数城市的房价涨幅目标都在10%左右。房价调控目标成了各地涨价目标,这是中央政府没有预想到的。为什么中国的官员绝大多数都认为,房价每年上涨10%是合理的呢?简直有些匪夷所思。事实上,中国大部分行业的利润水平都没有达到10%,更别说劳动力价格的涨幅。更为关键的是,何时是个头呢?房价真会这样无休止地涨下去。
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开的资料显示,在31个省区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中,有西宁、拉萨两个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尚未公布房价控制目标。西安的调控目标设定为增长幅度不高于15%,在36个城市中偏高。而全国所有直辖市、自治区,只有北京房价调控设定了降价目标。另外,还有49个城市没能按期完成公布调控目标,按照“国八条”的要求,将对相关负责人进行问责。
中国楼市调控,仿佛是痴人的美梦。在过去三年中,中国的房价以平均22%以上的涨幅大幅度上涨,部分城市活地区甚至一年翻番。房价几乎到了普通购房者承受的极限,这才迎来2010年4月开始的中国楼市所谓“最严厉”的调控。但是,如今这样的调控,对普通购房者而言基本无意义,毕竟中国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并没有达到10%以上的增幅,反倒是,通货膨胀让他们的收入大幅度缩水。
众所周知,实际上各地方政府的房价调控目标是在中央的问责大棒下产生的,其出台的背景是房价高企,地方政府可支配财政收入的60%以上依靠房地产,而地方政府唯一的利益驱动是主要官员不被问责。而调控目标的参照系是当地的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
考察各地政府房价调控目标的出台,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地方政府出台调控目标都是开个讨论会,然后领导拍脑袋来定。而领导为了逃避房价调控目标未落实而再被问责,一般都制定相对比较宽松的目标。
有分析指出,“宽松”的房价控制目标背后,反映出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央调控政策时面临的两难抉择:一方面,房价上涨过快不能不管、不能不调;另一方面,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对房地产投资拉动的需求,短时间内依旧无法摆脱,迫使地方政府必须为房地产的发展预留出空间,从而在控制房价的问题上犹豫徘徊。
房价调控目标让公众无语。房价调控入穷途末路
本来希望房价逆转向下,哪里知道调控的目标却是全国一片涨声。
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按照目前的客观情况,针对房地产市场和广大购房者,房价调控已经毫无意义。最近出台的房价调控目标就是一个证明,在内部运行的行政体系内,房价调控的目标以地方官员免责为前提条件中出炉,跟需要买房的普通老百姓似乎全无关系。
事实上,中央政府关心楼市的健康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但是他们是从中国整体经济的安全和政权的巩固角度出发的,考虑得一般比较长远,至于说这些调控政策能否奏效,只有天知道。
而地方官员更多考虑的只是乌纱帽和GDP,有乌纱帽地方官员就有现在,有政绩才有将来,相对中央来讲,地方考虑的地产调控因素大都比较短视。故中央出战略思想,地方出调控举措的中国楼市一直都在双轨制下运行。
尽管作为一个产业,要发展,扩大规模都与作为普通购房者的公众密切相关,但是市场和购房者不能决定中国楼市的政策走向。单边决策机制,毫无群众基础,不考虑民众的支付能力,未动摇原有的财税体制,2011年轰轰烈烈的房价调控最终可能沦落为一场闹剧。
有人甚至认为,房地产调控已经沦为文字游戏,因为,各地房价年底的统计都是由当地政府的统计部门来完成的,而地方统计部门的数字严格讲政治,不可能让地方行政长官被问责。换句话讲,地方政府是不可能让房价下降的,因为房价下降意味着土地交易萎缩,土地出让金的长期稳定增长才是地方政府的如意算盘。正是基于这个出发点,地方政府没有降房价的动力,自然在执行中央调控政策的时候采取阳奉阴违的对策。特别是在财税政策没有明显改变的前提下,地方政府一旦失去房地产拐杖,将无法正常运行。
问题是,地方政府要保持土地出让金的稳定增长,除了拉高房价,扩大土地市场规模之外别无选择。为了自身的利益,地方政府根本不可能让普通购房者的声音发出,甚至歪曲商品房离普通购房者越来越远的现实。
而当所有的地方政府都采取一致行动的时候,中央政府也无可奈何,毕竟众怒难犯,中央不可能将所有的地方官员问责。过去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尽管从2004年前后就开始了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可是历史上还没有一个官员是因为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力而被问责的。
另外,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严重影响,中国这样依靠出口拉动的经济体处境必然日趋艰难。而且,由于越南、印度等国家制造业的兴起,中国制造业依靠廉价劳动力来降低成本刺激出口的方式面临严峻的挑战。由于制造业竞争力大幅度下滑,中国经济速度要维持,房地产无疑是唯一可以立杆现影的选择。因为除了房地产外,很少有在几年之内就能大见成效的。
可以预见的是,没有出大乱子之前,地方政府及其行政长官都会声称自己当地的房地产市场是健康的,他们自然我行我素,不把普通民众的利益放在眼里,普通民众在楼市调控中也无任何话语权;一旦出了大乱子,地方政府和当地行政首长也根本无法承担相应的责任,他们更无法收拾烂摊子。
鉴于单边的政策决定机制,普通购房者基本上没有任何话语权,不能影响楼市调控的政策走向。中国楼市崩盘无悬念!只是,房价高企和经济滞涨的拉锯背后,崩盘的时间待定。
房价调控形同虚设
评论
编辑推荐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