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下降的先兆
土地市场已陷入冷清。
5月10日,中房最新数据显示,4月内15家房企通过招拍挂方式新增土地总建筑面积约260.0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8%,环比下滑66%;成交土地总价约56.88亿元,同比下降70%,环比下滑59%,创2010年以来拿地总量和成交总价的最低记录。
从热点城市来看,年初以来土地市场即陷入冷清状态。2011年一季度,北 京 市土地市场成交面积、出让金总额、平均楼面价,均大幅下降。4月20日,北 京顺义区两幅土地流拍。
房地产市场整体低迷。
2011年前4个月,15家房企拿地总量基本呈逐月下降趋势。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未来市场走势并不明朗,多数企业持观望态度;另一方面是银根紧缩、销售回款速度放慢,企业资金压力大增。
资金链整体趋紧。
房价下行预期
土地成交大跌,房屋成交阴跌,价格总体僵持,库存快速增加,融资环境恶化等,都在酝酿着大的变化。
中 国楼市的形势十几年来罕见,与2006、2008年皆不同,当前的地价是否到了一个拐点?
开发商一般是根据未来房价的预期来倒推地价,目前开发商拿地意愿很低,说明大家对后市房价的看法趋向悲观。
在房价上涨的周期,地价几乎对房价没有影响。但当房价处于下跌周期时,地价往往构成房价下跌的极限和因素。房价下跌时,地价会比较低,这有助于开发商降价。
地价出现明显的下跌,是房价开始下降的先兆。但地价的拐点尚未出现。
地价下行:房价下跌先兆?
2011年一季度,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为2945元/平方米,商业、居住、工业用地价格分别为5358元/平方米、4349元/平方米和638元/平方米。地价、房价的联动之下,实体市场成交持续低迷。
地产商小步跟进降价
地价、房价的联动之下,实体市场成交持续低迷。
五一期间,深圳各推出千套房源降价促销,一度促成了楼市成交上扬,“回暖论”再现,但随后的数据显示,楼市5月难言回暖。
上周(5.2-5.8),北京商品房期房住宅成交环比分别下降32.4%、
35个城市中,上周(5月2日-5月8日)25城市楼市成交量再现环比下跌,13城市成交量跌幅在30%以上,徐 州、昆 明、三 亚、温 州跌幅逾50%。重点城市中,重 庆跌幅最大,达48.69%,其次是北 京,跌幅达到35.13%,天 津跌幅亦超过20%。开发商变得不如以前有信心了。北 京保障房的供应将极大缓解刚性需求,拉低整体均价,仅一季度北 京新开工的面积就达到了143万平米,超过1.5万套住宅。
5月10日,中房最新数据显示,4月内15家房企通过招拍挂方式新增土地总建筑面积约260.0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8%,环比下滑66%;成交土地总价约56.88亿元,同比下降70%,环比下滑59%,创2010年以来拿地总量和成交总价的最低记录。
从热点城市来看,年初以来土地市场即陷入冷清状态。2011年一季度,北 京 市土地市场成交面积、出让金总额、平均楼面价,均大幅下降。4月20日,北 京顺义区两幅土地流拍。
房地产市场整体低迷。
2011年前4个月,15家房企拿地总量基本呈逐月下降趋势。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未来市场走势并不明朗,多数企业持观望态度;另一方面是银根紧缩、销售回款速度放慢,企业资金压力大增。
资金链整体趋紧。
房地产融资将越来越难。
从2011年5月18日起,央行再度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是今年以来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距离上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不到一个月时间。今年以来,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在过去四个月里先后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不少开发商扎堆信托、债券等渠道进行融资,而融资成本,尤其是中小开发商的成本已经大幅上升。
此次上调后,可一次性冻结银行资金3700亿元。前期已连续10次上调准备金率,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21%的高位,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也达到17.5%的水平。冻结的资金达四万亿元之巨。 此举将再度增加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难度,提升其融资成本。同时由于银行将要再度向央行上缴准备金,个人房贷业务或将继续收紧。
央 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准备金率,体现出决 策层奋力应对通 胀压力和流动性过剩的坚定决心。 不少开发商扎堆信托、债券等渠道进行融资,而融资成本,尤其是中小开发商的成本已经大幅上升。
最新消息显示,深 圳推出招商观园500套优惠房源,定价或比之前市场预期低两三千元。这是又一家大型地产商降价促销。
浙 江、广 东民间借贷月息高达6%-15%(相当于年息120%左右),郑 州、石 家 庄,也达6%-8%。部分资金紧张的中小房企则想靠此方式解决燃眉之急。房价下行预期
土地成交大跌,房屋成交阴跌,价格总体僵持,库存快速增加,融资环境恶化等,都在酝酿着大的变化。
中 国楼市的形势十几年来罕见,与2006、2008年皆不同,当前的地价是否到了一个拐点?
开发商一般是根据未来房价的预期来倒推地价,目前开发商拿地意愿很低,说明大家对后市房价的看法趋向悲观。
在房价上涨的周期,地价几乎对房价没有影响。但当房价处于下跌周期时,地价往往构成房价下跌的极限和因素。房价下跌时,地价会比较低,这有助于开发商降价。
地价出现明显的下跌,是房价开始下降的先兆。但地价的拐点尚未出现。
地价下行:房价下跌先兆?
2011年一季度,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为2945元/平方米,商业、居住、工业用地价格分别为5358元/平方米、4349元/平方米和638元/平方米。地价、房价的联动之下,实体市场成交持续低迷。
地产商小步跟进降价
地价、房价的联动之下,实体市场成交持续低迷。
五一期间,深圳各推出千套房源降价促销,一度促成了楼市成交上扬,“回暖论”再现,但随后的数据显示,楼市5月难言回暖。
上周(5.2-5.8),北京商品房期房住宅成交环比分别下降32.4%、
35个城市中,上周(5月2日-5月8日)25城市楼市成交量再现环比下跌,13城市成交量跌幅在30%以上,徐 州、昆 明、三 亚、温 州跌幅逾50%。重点城市中,重 庆跌幅最大,达48.69%,其次是北 京,跌幅达到35.13%,天 津跌幅亦超过20%。开发商变得不如以前有信心了。北 京保障房的供应将极大缓解刚性需求,拉低整体均价,仅一季度北 京新开工的面积就达到了143万平米,超过1.5万套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