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会选举落幕,结果并无意外,执政的人民行动党继续以压倒性优势取胜。但和以往的大选不同,此次选举被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形容为“历史的分水岭”,标志着该国政治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
在今年的选举中,反对党终于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突破:第一次赢得集选区的议席。这是新加坡自从1988年设立集选区制度23年来,反对党首次攻破执政党人民行动党的堡垒。
“这次选举的最大变革在于新加坡的政治体制变得更有竞争性,反对党的影响力正在上升。”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问题学者宋颖慧对本报记者表示。
国会出现更多不同声音
在5月8日创造历史的是反对党工人党秘书长刘程强率领的团队。他们在阿裕尼选区以54.71%对45.29%的得票率,击败了以外交部长杨荣文率领的人民行动党团队。
杨荣文在落选后说,新加坡的历史已经掀开新的一章。胜出的刘程强则对选民说:“你们的选票告诉世界,你们想让新加坡的民主变得更加成熟;你们的选票告诉政府,你们希望政府变得更加可靠、包容、透明和负责。”
本届国会选举共设87个议席,分布在15个集选区和12个单选区。集选区需要候选人组成团队整体参与竞选,其中必须包括少数族裔候选人。
今年有6个反对党征战,他们一举提名了82名议员,占总议席的94%,这也使得此次大选成为新加坡1965年独立以来最激烈的选战。
自新加坡独立以来,人民行动党在历届国会选举中从未失手,但它已经感受到了危机。在今年的选举中,人民行动党的总得票率由上次选举的67%跌至60%。
“这才刚过了及格线,是人民行动党执政以来得票率最低的一次,这也反映了新加坡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性。”宋颖慧说。
长期以来,新加坡的政治体制维持着多党制下一党(即人民行动党)独大的局面。但事情正在发生变化。新加坡民众已经意识到在野党制衡政府的重要性。
李显龙在选举结束后表示:“许多民众希望政府改变执政风格和方式,希望看到国会有更多反对派的声音以监督人民行动党政府。”
新媒体改变选举
年轻选民也带动了选举方式的变革。在此次选举中,21岁到44岁的中青年选民占到了选民总数46%的比例。
Facebook、Twitter等社会化媒体在此次选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就连李显龙也特意在投票前在Facebook上和年轻选民探讨问题。
“在经过漫长的时间之后,新加坡人终于实现了政治上的觉醒,他们开始更多地在乎谁在代表他们。”新加坡人Julian Lim对本报记者表示。
他认为,正是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虽然传统媒体依然是主要消息渠道,但Facebook和Twitter传播了一些传统媒体没有报道的消息,并把人们聚集在了一起。
“这些新媒体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并提升了年轻人对政治活动的参与度。”宋颖慧说,“这些年轻人思维活跃,崇尚变革,希望新加坡的政治体制能够发生一些变化。”
和经历过新加坡独立初期艰难岁月而对执政党充满感激信任的老一辈选民相比,年轻选民更注重现实。
急剧上升的生活成本等民生问题成为年轻人关心的话题。“医疗费越来越高,房价不停在涨,公共租屋的价格也不例外,年轻人已经无法承受。我们的政府部长却和年轻人脱节。” 新加坡年轻人Wong Ting Hui抱怨说。
新加坡的基尼系数也已经从2000年的0.44上升至0.48,这个用于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指标规定0为收入平等。
“希望政府在接下来的五年能够在民生问题上更多地倾听民众的意见。”新加坡商人Benjamin Lee对本报记者说。
从新加坡看台湾选举
新加坡独立以来最激烈的大选结果出炉,执政的人民行动党(PAP)继续囊括绝大多数席次,在国会87席中获得81席继续保持压倒性优势,但不仅得票率60.14%创史上最低,还输掉了一个具有指标性意义的集选区,让反对党工人党(Workers" Party)夺得6席。
新加坡作为世界竞争力最强的国家之一,政府的廉洁和效率都无庸置疑;2010年新加坡经济增长达到近15%,创下40年来的新高。但是,工人党以选民普遍对房价飙涨、物价上扬、贫富悬殊加剧,及移民涌入影响就业等不满作为号召,成功凝聚反对势力,重创执政党锐气。
面对前所未有的失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心生警惕地表示,“民心思变,政府将改进。”
新加坡执政党在此次大选中的挫败或许是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值得借鉴的案例。
自2008年上任以来,马英九同样秉持着清廉及开放务实的态度,以经济发展至上为核心政策,打破两岸僵局,希望追赶前朝封闭政策造成的停滞。在就职将满三年之际,马团队得意地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台湾2010年经济成长率10.8%、失业率降至4.48%、人均所得达2万美元。
种种数据都显示,两岸和平发展带动着台湾新一波成长动能;不过,人民心理对政府却充满负面评价。根据岛内媒体公布的最新民调,民众对马英九的执政表现,32%表示满意、56.6%不满意,满意度连续三个月下滑,不满意度则连续三个月上升,显示民众对马总统的执政成绩评价越来越差。不仅如此,纵观各家媒体民调皆显示,2012年的地区领导人选战呈现五五波,民进党的蔡英文严重威胁着马英九的连任之路。
“三年来,更严重的是失业、贫穷、财政恶化的问题,还有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年轻人越来越不知道应该相信什么。”蔡英文在《我听见台湾的声音》的参选声明中说道。
“台湾社会过去引以为傲的,是阶级流动,是均富,但现这三年之中,贫富差距和贫穷家庭数,都创下了历史新高。而且不只是房价变得跟天一样高,让很多人从青年到中年都被贷款套牢,连柴米油盐酱醋茶也都在涨价,薪水越变越薄。”蔡英文的字字句句打入对于经济复苏无感的台湾人民心坎。
这些被漂亮统计数字遗忘的选民,并没有因为高经济成长雨露均沾;反而负担着经济成长后带来的物价上涨、房价提高及贫富差距拉大问题。于是,反对党以民生问题作为号招,与选民站在同一阵线高呼改革,并共同勾勒出一个新的政治图像对国民党而言,新加坡工人党的胜利殷鉴不远。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对于“改革”口号蠢蠢欲动、容易受到群众、互连网影响立场的选民,大多集中在青壮年族群。以此次新加坡大选来看,40岁以下的选民占了将近半数,其中“首投族”(即第一次投票的选民)更占选民的四分之一,他们求新求变的心理,被视为是反对党声势高涨的主要原因。
2012年,台湾的首投族估计约有120万人,若以历年选举投票率平均八成计算,估计会去投票的首投族有近百万人之多。在选情激烈的情况下,首投族成为“双英对决”的必争之地。
这些台湾年轻一代选民的特色,在于没有上一代蓝绿厮杀的政治包袱,族群分裂与恶斗也没有在他们的集体回忆中留下深刻痕迹;然而,他们却普遍面临着失业、高房价等社会问题,呼唤社会正义成为他们共同的期许与焦虑。
从马英九近来快速拍板的重大政策,可以看出执政党的积极拉拢民心的危机意识,包含以奢侈税打击房产投机,终止国光石化彰化开发案,研议缩减工时、提高基本工资,以及军公教加薪。
可以想见,走过经济成长的第一关卡,第二阶段马英九政府的施政主轴将更加着力于社会公义。新家园网官方微博http://t.qq.com/www65funcom
文章推荐:
新加坡纺织服饰演绎亚洲时尚个性与共性的斡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