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今天在新浪微博上看到又有人讨论人性属善还是属恶这个老话题。我在微博上简单说了我的观点,现再整理一下放到这里,以备查考。

人之初的“性”,无论“本善论”、“本恶论”还是“本无论”,都属主观臆断无甚根据,不管说话的是“孔子”还是“洞子”。要真想知道初生的人有何“性”,简单把他(她)当成一个小动物就可以了。

那么动物又有何“性”?

首先,任何动物,为了生存,在其饥饿的时候都会毫不“手软”地去猎杀别的动物甚至同类,此无疑表现出其恶的一面。

多数动物,对待子女,都会百般照顾、呵护(不需要学习也能做到),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保护子女,此无疑表现了其善的一面。非但对待子女,有时对待同伴甚至其它种类的动物,有的动物也会表现出善良与温情的一面。

动物如此,人亦如此。这话说得不够严谨,其实人本来就是动物之一种。

所以,人之初,“善性"与"恶性",具已存在其身矣。用现代时髦的话讲,人性中同时有“善”与“恶”两种基因,可能两种基因的配比,每个人会有不同。至于长大后,其善与恶之间的彼此消长,则受其后天生长环境与个人经历的影响相当大。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或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都说的是这个道理。

我的结论是:人之本性,善恶兼备。单纯的“善说”、“恶说”或者“无说”,皆为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