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低利率政策将进一步加大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压力


427,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维持0-0.25%的现行联邦基金利率不变,并表示,经济情况需要“联邦基金利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低水平”。28日,日本央行也宣布维持基准利率0-0.1%不变。此前,英国央行也曾宣布维持基准利率0.5%的历史低点不变。目前,各国在货币政策立场上出现了严重背离: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继续延缓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却在不断地收紧银根。
两种截然不同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了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压力。一方面,由于美国继续采取低利率政策,市场流动性依然充裕,导致近期美元持续贬值。投资者避险情绪上升,加大了对商品资产的需求,“货币商品化”愈演愈烈。以美元计价的石油、黄金、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年初以来,IPE布油一路走高,目前已达到125美元;黄金屡创新高,上涨到1536美元;CRB现货综指也一直在高位徘徊。新兴市场国家输入性通胀压力正在进一步增加。
另一方面,低利率和弱势美元使国际热钱流入的套利动机不断增强。主要包括套取新兴市场国家货币与美元之间的利差、套取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升值的收益,进入新兴市场的资金,享受的将是利差和汇率差的双重利润。如果国际热钱大量流入,将进一步加大新兴市场的流动性,推高资产价格,新兴市场国家旨在“控制通胀”的紧缩政策效果将大打折扣。
                                                              
在当前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缺乏协调性和一致性的情况下,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压力正在不断增加(图3),宏观经济调控也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若想通过频繁的利率调整抑制通胀,其效果恐怕将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