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门“祝贺”与“被祝贺”有多大区别?


政府部门“祝贺”与“被祝贺”有多大区别?
 
新店开张,放鞭炮,拉条幅,摆酒宴,图个喜庆、吉利,原本是件很正常的事情,无论是国营,还是私营,也无论是单位或者个人,出于友情、生意或者工作交往等方面的考虑,总会以多种形式前往助兴、祝贺,这已是由来已久的习俗。
不过,近些年来,“被祝贺”的情况却渐渐多了起来,一些酒店、洗浴、娱乐场所开业时,往往可见以政府部门名义挂出的贺喜条幅,场面甚为壮观,甚至不久前有传某温州藉富翁的公子考上公务员后,在宴请宾朋的场所挂上了数十家陕西省厅部门的祝贺标语,被誉为史上最牛祝贺阵容。这难免会引来大家的围观或质疑,于是乎,涉及到的单位都会显得很委屈,众口一词表示“不知情”,“未经同意”,等等,总之一句话,“被祝贺了”。
政府部门“被祝贺”,偶尔一次不奇怪,奇怪的是一再地在我们身边出现,这不,最近,海口市东湖天桥边一家新开的饭店,同样悬挂出多个机关单位和企业的祝贺词条幅,其中宜宾市人民政府、长宁县人民政府赫然在列。可当市民质疑这是否有损政府部门形象时,有关方面的回应却比较含糊,有说被祝贺,有表示要调查了解,甚至还出现广告公司开错了的托词。(20日南国都市报)
其实,不管是酒店,还是桑拿房、足疗城,只要是守法经营,每增加一家实业,对当地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有利于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满足消费,政府部门就是出面祝贺未尝不可,与官员给某些大工程奠基、剪彩没什么两样。大家之所以会质疑,主要担心这些餐馆、休闲、娱乐场所有官方背景,会影响公平竞争,更重要的是,公款消费一直以来备受诟病,官方挂出祝贺标语,看似很有排场,却显得格外扎眼,让人心里不舒服。
不难想象,通常情况下,这些业主未经政府部门同意,是绝不敢贸然“强迫”对方祝贺的,讨好还来不及,谁愿意因此而得罪了自己的“上帝”?而且无论属于祝贺还是被祝贺,挂条幅或是请官家人前来喝喜酒,当然也是店家自己掏腰包,一来借机“沟通感情”,二来也给自己造了势,只是场面过火了,闹腾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了,店家的“体面”反而让有关部门感到“没面子”了。
其实,只要迎来送往仍然是最受看重的官场礼仪,只要吃喝玩乐仍然是国家公职人员的习惯嗜好,只要公款消费没有得到切实的约束和压缩,依旧有刚性需求和潜在的市场,大家都心照不宣,无论是祝贺还是被祝贺,本身又有多大的区别呢?这样的礼尚往来还得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