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应先鼓励电动自行车


  又到一年一度的京沪车展,新能源车的大旗似乎越飘越高。

  为何国家强调改变发展模式-强化创新,我个人感觉这就是传统的科研和产业创新领域问题太多。我们较差的领域可能就是科研领域的假冒伪劣和市场领域的强势垄断,新能源车发展要有效规避这些风险。而且防止借助新能源车的大帽子,抢经费、抢补贴、抢标准、抢地皮、抢名誉的恶性拼抢问题发生。

  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应先鼓励新能源电动自行车的普及,这样也是少走弯路,解决关键问题。

  一、新能源电池问题必须解决

  纯电动力汽车即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动力源的汽车。它的能量是来源于蓄电池的电力,并以电动机与电机控制系统驱动的汽车。可以作为车用的动力电池的有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镍镉电池、锌空电池、锌镍电池等,其中前三种的研究和应用最广泛。今后电的使用将越来越广泛,电能的最大的缺点是储存困难,但是电能的储存的问题到今天已经是不能不解决的了。因为今后机动车肯定是电动车的天下,要大量使用廉价高能电池才能普及,今后的汽车快速充电站的建立需要用更大的蓄电池,来保障供电线路的用电稳定。今后太阳能、风能发电,也大量需要蓄电池,因此未来社会已经是必须大量使用高能蓄电池的时代。加速发展高能蓄电池不但可保证汽车动力的巨大变革,也是整个社会的迫切需要。

  二、电动自行车更可行

  中国是电动自行车和四轮电动车产量最大的国家,2008年电动自行车的产量达到2500万辆,遗憾的是用先进的高能电池极少。主要是用铅酸蓄电池,其缺点是铅的污染较大,另外是重量大、寿命短、行驶里程短,不能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如果电动自行车用高能电池有较高财政补贴,使电动自行车用户愿意买配有高能电池的车,以便减轻重量、增大行驶里程,延长使用寿命,会促进高能电池的研发投入和产能迅速扩大,成本就会很快的下降,补贴也会逐步减少以至消除。当高能电池的产量增长到较大规模时,且成本降到一定水平,可以用强制性技术标准,让汽车的蓄电池全部用高能电池,为今后电动车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是把我国电动自行车的优势转化为今后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的优势的唯一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汽车强国梦的最明智选择,这个问题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认真考虑。

  三、电动汽车发展谨防被绑架

  电动车的发展似乎已经被整车企业外的其他行业绑架,他们决定电动车的发展方向,这很危险。

  1、电网的如意算盘

  国家电网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就汽车电池、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建设合作进行磋商。国家电网随后对外宣布,国家电网将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加强在电动汽车产业的合作。

  国家电网在充换电站的建设中选择“换电”路线,而中海油又是电动汽车电池的制造商。目前该领域电池制造标准、接口不一,国家电网选择了中海油,即可以在建设充换电站中减少拿地开支,同时又可确定汽车电池标准,“为后晋的电池厂商确立了一个标杆”。

  在2010年,国家电网还是“充电”模式的坚实拥趸,试图成为电动车时代的“加油站”大王,但1月份路线调整,转为“换电为主、插充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的基本商业模式。国网之前(充电)仅仅是卖电,而未来把电池掌握在手里,可以提供各种增值服务。。

  2、新能源车应以整车企业为代表的消费者利益为根本

  新能源车的核心是能源问题,也就是电池发展是影响新能源车的关键。但新能源车的发展目标是让消费者更舒适和低成本的享受汽车便利。整车企业从消费者和电池等诸多角度实现新能源车产业化的进程,整车厂家应该是引领新能源车方向的棋手。

  而近期看到国家电网和中海油等形成战略联盟,决定新能源车的充电方式等重大方向性趋势,这些趋势本应由生产厂家平衡后决定,而不是电网等企业朝令夕改的变化发展模式。尤其是在美国通用发展增程式电动车和丰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等模式,比亚迪等也在发展双膜电动车等方向,而电网发展换电模式,这几个线路间并不一致。

  中国还不一定能引领世界电动车发展的方向,电网已经决定了未来的电动车换电模式。这样的垄断大集团的电动车发展模式的越俎代庖导致自身可能出问题,同时也会由于其强大的政策影响力而误导中国的电动车发展方向,使我们的新能源车可能走弯路,这样的事很风险。

  四、电动自行车的发展不会影响汽车行业发展

  新能源电动自行车目前的特点是电池重量轻、电量小,动力性相对较弱,而价格偏高。这也决定了其在与老旧铅酸电池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而目前购买新能源电动车的群体一般是居住于繁华区的中高端消费群体,他们为了轻便和代步而购买新能源电动车。这样的群体还是需要私家车的。我不买新能源电动自行车的理由就是冬天无法使用,低温下的锂电电动自行车比自行车骑起来还累。

  随着电动自行车的电池的改善,这些高端消费群体如果能接受新能源电池,电动汽车才有发展的可能性。

  我们现在的新能源电动车脱离了消费者的实际感受,盲目铺摊子,危险性很大。我们的优势是产业化,而不是创新,虽然我们要创新,但这不是喊口号就能实现的。这次车展又有一堆新能源车,但这其中百花齐放的乱各项丛生,想弯道超车的希望渺茫。

  我们目前最好针对关键性问题有效解决,其他方面不需要盲目给投资和研发经费,这样太浪费,而且挫伤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