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ews快评 (文/丁西坡) 过去的一周(12月13日至12月19日),继“3Q大战”之后,当当与京东之间的PK又一次成为了行业的亮点。淘宝遭遇了沉重打击,由于销售假货被央视曝光,马云不得不再次出面回应。另外,周鸿祎再度出镜,高调谈及了中国互联网领域的垄断问题。
京东商城和当当网掀起了价格战,本周一,刘强东微博里表示,从12月14日开始,京东的图书折后再降价20%销售。
关于12月14日的图书大战,很多网友都以为我是针对当当施压的。其实不然,竞争会让双方都更强!就是因为竞争,所以我们才不断扩充品类;24小时开工建设广州、成都和武汉图书仓以提高配送速度;也正是因为竞争,我们才愿意保持20%的价格优惠,没有竞争,我们不会主动做这些的!国庆准备好了吗?
此前,李国庆在当当上市后曾表示,要对价格战的对手实行报复。另外,刘强东还透露,当当网在发给出版社的邮件中自称是上市公司有无数钱,更是要求出版社不要站错队,并立即停止向京东供货。
因此,刘强东就主动出击,率先发动价格战。
随后,当当网和卓越网也陆续采取了降价促销措施。
12月15日,刘强东又发布了“结束战斗”的微博,表示为了保护出版社的利益,京东将停止直接降价方式,改为后返方式继续给网友带来实惠。但刘强东也同时警告“国庆你不收回封杀之手,京东的价格屠刀绝不归鞘!”
对于刘强东来说,目的已经达到了:示威成功。而且,京东的幌子也打得很好,是为保护已经合作出版社的利益,停止直接降价方式,改为先购物后返利方式。对于网民来说,京东的做法有点出尔反尔,不过,从大局上来说,京东图书业务的品牌很好地传播了出去。
如果说这是一场攻防战,那么,刘强东就是主动出击的一方。在互联网领域,主动出击的一方,往往能够占据主动权。如果采取守势,往往会陷入被动。
商场如战场,占据主动权的那一方就是“猎人”,被动的那一方是“猎物”。
其实,淘宝也很被动。
12月13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题为“向侵权说不”的一期节目,节目曝光了一批假冒名牌产品借助淘宝平台,非法兜售并谋取暴利的不法行为。
实际上,这也不是央视第一次打击互联网企业。在此之前,分众无线、百度都受到过严厉谴责。分众无线从“准备上市”到“黯然关闭”,而百度曾经在一夜之间蒸发了数十亿美元的市值。
这期曝光节目,对淘宝的打击非常大,因为它指向的是淘宝最大的痛处:假货。
淘宝已经在重点发展B2C业务,当然,这并不意味着C2C就不重要了。从交易额来说,C2C还是占据着淘宝绝大部分的比例。
12月18日,马云回应说:冤枉!
他觉得冤枉的理由是:淘宝不生成假货,是社会上生成假货在淘宝上容易被发现而已,我没有办法把这个假货打掉,因为我不是执法机构,我没有办法把他关到监狱里,我只有把他关店,把相关资料交给公安部门。”
不管马云是否真的冤枉,但有一个事实不容质疑,那就是淘宝将来会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各品牌商家也对淘宝越来越重视,寻找证据也非常容易。
在中国的互联网界,马云最能说,周鸿祎最能写。
在上周,马云说了,周鸿祎也写了。
12月16日,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发表题为《未来十年,中国互联网的走向和兴衰》的博文,他指出,大公司的抄袭令小公司失去了成长的空间,中国互联网已经未老先衰。大公司没有真正去做一些引导行业、引导创新的事情,而是在垄断用户、垄断流量的基础上抄袭同行,强行推广,导致整个互联网创新能力恶化。
在“3Q大战”后,周鸿祎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反垄断”旗手。虽然,这篇文章并没有单独指出腾讯的大名,但考虑到双方的官司,周鸿祎的矛头具体是指向谁,你懂的!我也懂的!
12月14日下午,腾讯诉360“隐私保护器”不正当竞争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控辩双方在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辩后,仍未达成共识。据悉,该案一审昨日未予宣判,下次开庭时间待定。
腾讯与360之间的这场官司,谁输谁赢还很难确定。
百度,却在这个时候确定了一件事情: 2011年的营收同比增长将适度放缓。
12月15日,据国外媒体报道,百度高级副总裁沈皓瑜表示,由于公司今年的业绩明显好于上年,增长基数较大,预期百度2011年的营收同比增长将适度放缓。
关于沈皓瑜透露的信息,有以下几个要点:
1, 百度2010年的业绩好,主要有三个因素:国内经济整体复苏,百度侧重发展关键字广告,谷歌中国市场的收缩。
2, 百度今年还杀入了电子商务和网络视频业务(百度有啊转型、与日本乐天合资创办乐酷天、投资视频网站奇艺),但是,百度的侧重点仍然是发展搜索业务。
3,12月初,百度投资了从事家装服务的电子商务网站齐家网。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百度加大对国内市场其他领域的投资力度, 这也可以视为在2011年预期增长将适度放缓的情况下百度的扩张策略。
不过,对于海外投资,百度最近谈得比较少。在多元化与国际化之间,百度现在明显偏重于国内业务的多元化。
西坡周记,记录互联网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