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长一点周期的人民币流动性与市场预期


    就流动性政策而言,中国的流动性增长是不小的,m2达到70多万亿人民币,而GDP是40万亿人民币左右。美国m3是13万亿美元m2是8万亿左右,GDP为14亿美元。这里反映出来的是中国经济的GDP高估症和这个数据并不健康;其次,人民币升值无理;最后是人民币流动性如何适应实体经济的价值回归,而这种回归的方式决定资本市场的交易预期。真是这样的吗?

 

    中国和美国的数据是经济危机的两种极端表达方式,一端是货币游戏刺激经济的发展,一端是交易极度萎缩带来去杠杆失衡。这是数据意义上的推理,但是,这个理是否成立呢?我以为也许不成立,因为,中美两国在数据统计上都存在各自不同发展时期的需要而作出不同的统计方式和理念,因此,我们以为数据会骗人。

 

    就美国的状态而言数据隐藏了金融衍生品的表外流动性,这是一个庞大的数据,美国的问题是如何维持住这个表外数据所掩盖的庞大的流动性,如果维持不住这样的金融货币价值,那么意味着现在表达美国主要产业:金融企业的货币价值将出现巨大的缩水,如果这种缩水反映到实体产业,则很大可能性是金融主产业的价值回归导致摧毁存量价值本身就不大的美国实体产业价值,从而实现经济崩溃和全社会难民现象,因此,即使通胀率上升超过2%,美联储也不敢轻易收缩流动性。

 

    中国流动性的表面扩张远远高于正常的GDP和通胀率对流动性的推动,这是就一个稳定的经济系统而言,流动性是超过正常的增长状态;而就系统成长而言,中国流动性增长的速度却并没有跟上系统转型增长的速度。简单地说,一亩土地,在计划经济状态下,它的价值几乎就是它一年的物质产出来计价,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一亩地它的计价方式是按照经济体交易货币的基准利率为基本定价依据,按照中国人民币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6.06%计算,一亩地的价值是一年物质产出的16.67倍,如果一般资本产品定价还要考虑品牌、成长率等因素,因此,我们以为中国M2与GDP之间的关系表达的是中国资产价格从计划型统治经济向全球一体化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价值回归调整所必然经历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方向是中国资产价格理论上是向上增长的,制约增长的因素是经济体内部的市场制度、监管和交易公平性,这是一个过程,因此中国资产的价格在增长的趋势中其定价仍然是低于国际标准定价的,比如中国股市上的四大银行的定价是8倍左右的市赢率,而国际一般定价是在12倍左右,为什么中国的价格低于国际标准定价呢?制度完善和市场经济体系还没有达到国际通行的市场经济交易标准和市场公平透明公正的交易标准,这有一个过程也是可以理解的。资产价格增长、通胀维持在一定的位置、社会公平问题突出、房地产价格飞涨,这些都是中国的经济体系和制度向全球市场一体化制度转变过程中必然的存在的问题,压制这些问题是不可能的,积极的态度是适度调整经济转型、增长方式转型、资产价格上升、通胀等带来的社会公平之间的容忍关系,这其中确实要求经济发展和市场建设尽可能少地被权力所控制,就算权力做的相对比较公正也很难得到社会认同更何况权力派生的腐败则更容易刺激社会对公平要求这个敏感的神经,这也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现象。

 

    从中国经济系统更新的角度看,目前需要做的确实是要将中国所有经济资源市场化,这个市场化的表面特征就是金融工具市场建设品种不断完善和规模不断扩张,金融工具市场的不断扩张和品种完善提供的是市场交易平台和参与的机会公平性,而至于市场是不是公平交易当然要控制但是不是现在的主要矛盾是次要矛盾,建设完善的市场品种和规模提供资本参与的公平机会才是关键,你都没有参与的机会谈何交易的公平呢?

 

    平台建设的时期,价格是不可能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价值低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同类资产产品价值是一个发展中的合理现象,同时,中国这样扩张的市场有利于平抑全球金融资产价格和消化一部分的全球扩张的流动性,这是美联储和美国看到的机会,不管有没有全球经济危机,美联储和美国都会因为和必然利用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封闭的市场经济转型、封闭的市场经济向全球一体化开放和共享经济转型这个过程中的资产价值回归机会而乘机扩张货币和赖掉尽可能多的长期形成的对外负债,所以,与其说美国经济陷入危机不如说是美国长期经济战略的一个组成步骤而已,是美国要找借口扩张美元以廉价获得中国经济体的筹码实现美元的增殖,美国并没有因为危机而吃亏反而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红利的最大受益者,受益的主要方式是美元流动性扩张。迫使人民币升值其实是无理和野蛮的,但是,就美国国家经济利益而言,这确实是一个增加自身利益回报的一个最便捷和快速增殖的道路和方法。

 

    增长中国的GDP是绝对重要的,这是资源定价市场化的基础,我反对是追求货币化掩盖的虚假GDP增长和建立在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基础上的增长,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的有效GDP增长才是问题的关键;其次,经济增长确实要考虑国民福利的同步增长,现在有些说法是收入增长要与CPI同步,这个观点我觉得错了,我觉得收入增长速度至少以CPI为基数按照GDP增长幅度的50%来计算的增长才是有效增长;那么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是什么呢?是社会有效需求增长,这又反过来要求所有的居民要提高收入就必须要有自立精神而不是依靠外来力量,资本是不可能承担收入增长压力的,只有市场自身的发展带动有效需求增加和经济体内部经商环境尤其是税收征管环境的改善才有可能让收入增长变成可持续动力,依靠政策和资本来提高收入是不可持续的。

 

    从系统成长增长方式看,我国的资产价格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房地产价格维持在目前的位置是没有宏观和历史压力的,短期的波动不足为惧,但是就一般资产价格而言我以为房地产在未来一个5年内不是增长最快的投资工具和好的理财工具,房地产的限购我以为应该长期化和宪法化,中国的资源和基本生存资源保障能力承担不起过度将土地消耗于居住和商业上。人民币流动性扩张虽然在2009年是增长快了一点,但是,我个人以为方向并没有错误,如果说有错就是稍微激进了一点而已,而我以为在未来的年份中中国经济体的流动性扩张速度还是应该保持在18%以上才能保证经济系统发展升级的利益被中外资本所共同享有而不是被华尔街资本所独享。在中国完成基本生产资料资源资本化之前,中国的股市最多会有小牛市出现但是真正的牛市要等到资源定价市场化基本完成以后,不过这个阶段似乎很快就会到来,我们需要做的是储备信心和准备好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