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外医药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罗欣药业研发的新产品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津欣被列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实施计划,“盐酸头孢唑兰原料药及注射剂”项目被列入2010年度山东省火炬计划……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最高水平。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产品即便是做到了世界第一,在未来几年内也会被替代。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否则就会被淘汰。”罗欣药业总经理李明华说。
虽处于鼎盛时期,这个世界知名、在医药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医药生产商却始终抱有忧患意识,在利用自主创新引领工业经济发展的路途上一直快步前行。公司每年从销售收入中提取5%作为科研经费。
靠自主创新赢得竞争优势的还有陶瓷行业龙头企业山东银凤陶瓷。公司投资7000万元研发的节能窑炉和工艺技术,改变了过去燃烧煤炭的高耗能状况,全部实现天然气烧成。公司经理孙运亮介绍,这项技术每年可以节约成本1000多万元,实现了低耗能、清洁生产,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到国内外医药、陶瓷行业的领军者,依靠持续的自主创新,罗欣药业和山东银凤陶瓷完成了蜕变。在罗庄区,类似罗欣药业和银凤陶瓷这样的创新旗舰型企业还有很多,一大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重点骨干项目横空出世,尤其是新能源、新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引领着罗庄区经济结构开始嬗变。
罗庄经济悄然转型升级,靠的是什么?“惟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抢占发展制高点,才能助推‘南工重地’实现跨越式发展。”罗庄区区委书记王行华说。
然而,作为工业重地,罗庄区科研院所少、高等院校少,科技创新靠什么?该区决策者独具慧眼:要赶超就要创造新优势,而高点和突破点选在哪里?以科技引航,推进自主创新,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企业创新带动行业创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模式,罗庄区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我们努力拓展产学研合作的新渠道,大力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几年来,在全区重点规模以上企业开展了联系一所高校、联建一处科研机构、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转化一项高新技术成果的‘四个一’工程,有力推动了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 。”王行华说。
目前,罗庄区以中科院山东综合技术转化中心、临沂市科学技术合作与应用研究院为依托,积极“引进来,走出去”,不断推动企业加大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力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全区初步形成了以久泰化工、君道耐火材料为代表的“自主创新”模式,以罗欣药业、新光实业为代表的“校企联合创新”模式,以盛能乳业为代表的“嫁接创新”模式,以华盛江泉为代表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全面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建立国家级科研机构1家,省级科研机构2家,区级以上科研机构66家,规模以上企业设立科研机构率达到80%以上,科技创新的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高。
通过积极争取科技项目计划,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去年,全区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结合“工业经济提升年活动”,启动了“选苗工程”,在对全区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紧紧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三个重点”,建立起科技计划项目储备库,储备各类项目280余个。去年,全区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36项,获得科技资金708万元,项目申报量和争取资金数额均创历史新高。华盛江泉集团有限公司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项目获批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项目,获得科技扶持资金300万元,成为单项获科技资金最多的项目。去年,全区通过市级以上科技成果鉴定22项,有10项科研成果荣获市级科技进步奖。
为营造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提升科技创新意识,去年,罗庄区先后制定出台了《罗庄区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罗庄区人民政府关于组织推进农村科技信息“双通”工程的实施意见》,以及专利扶持、创新奖励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完善优化了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区委、区政府每年召开一次全区科技工作会议,隆重表彰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去年,全区拿出428.86万元表彰奖励了全区科技进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全区形成了重视科技创新、重奖科技创新、加快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有力地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罗庄区科技局局长郭士林说。
罗庄区还紧紧抓住国家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和我省实施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的有利时机,按照“抓大、促中、扶小、培新”的指导思想和“龙头企业拉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发展集群”的思路,加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产品的战略升级改造,全区逐步形成了生物制药、精细化工、新能源、新型金属材料、精密机械制造、特种玻璃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培育出了一大批拳头产品。
凭借龙头企业的创新带动,一个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新经济增长极已然形成。去年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3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1.6%上升到33.8%,产值、增幅稳居全市第二位和第三位。全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
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到自主创新型企业培育,从产学研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再到产业集群发展、产业技术创新、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罗庄区去年对科技创新给予强力引导和扶持。去年,全区申请专利282件,授权专利215件,同比分别增长63.95%、43.33%,申请量和授权量均位居全市第二位。
科技创新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去年,全区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638.8亿元、利税69.6亿元,产值过10亿元、利税过亿元企业分别达到11家和9家。华盛江泉集团去年产值突破220亿元,连续9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
“今年我们将继续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产学研合作为抓手,以政策支持和科技投入为保障,深入实施‘科技兴区’战略,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为‘富强罗庄、生态罗庄、和谐罗庄’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罗庄区区长丰程秀表示。——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