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遵义市住房与建设管理局在网上公布了2010年度遵义市申购经济适用住房申请者名单及家庭情况。在这份近2000人的名单中,“遵义市汇川区招商局副局长莫先明”的身份和2.48万元的家庭年收入,引发了公众普遍质疑。(据2011年3月29日《贵州商报》)
据调查,莫先明是2007年3月从湖南调动至汇川区工作的,在遵义一直都无自有住房,妻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工作,全家3口人靠他一人的收入生活。根据遵义市申购经济适用房相关政策,申购者家庭年收入应在2.5万元以下,而且必须是无房户,或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20平方米的住房困难户、市政工程拆迁安置户和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后新参加工作的职工。
然而,经过工作人员在汇川区招商局对莫先明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其年收入为3.2万元,超出了申购线标准7000元,不符合申购条件。莫先明之所以敢于在家庭收入上整“猫腻”,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蒙骗过关,占得保障性住房。“这样是为了解决住房困难,还是变相腐败”,群众的担忧与质疑不无道理。
事件引人关注的还有,莫先明身为遵义市汇川区招商局副局长,为了个人一己私利,竟然不顾党纪政纪,无视官德人品,公然以行撒谎欺骗之事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不能不让人们怀疑他这个招商局的官员如何还做得下去,今后怎么去领导招商引资工作?
古人说“德不厚者不可使民”,对于今天来说,可谓之“德不厚者不可为官”。诚实守信是官德的重要内容。经验表明,诚信是立人之本,诚信是齐家、交友之道,诚信是为政之基,诚信是经商之魂,诚信是心灵良药。一名官员如果虚滑奸诈,即使他走得再远,官升得再高,而道德人品缺失,丧失诚信终究会让他自掘坟墓,原共青团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市政协常委王亚丽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真诚是我党思想路线在党性修养上的具体化,是做人最起码的品质,是党员干部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所应有的基本品德。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做人讲真诚、办事讲诚信摆在道德建设的突出位置。正因为这样,诚实守信之风一直受到社会的推崇。恪守忠诚之德贯彻和体现到官员做人做事的方方面面。不要说作为党员干部是职责所系,就其具体招商引资工作而言,唯有捧出赤诚之心,才能引来“金凤凰”。招商局领导说谎话,招商引资工作很难不开谎花、遭实祸,受损的是经济建设大局。
有人说,权力的“另一半”是金钱。这话未必是真理,但它也确实道出当今中国社会的某种客观现实。权力往往意味着利益,有些人为获得额外的利益便不择手段地利用权力。因此作为领导干部时刻要自省自控,自己管好自己。手中多一份权力,心中就要多一份自律,多一份依法用权、公正处事的操守,始终恪守党性原则,保持高尚文明的生活情趣,保持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保持清正廉洁的高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