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庆:“建设大南沙,再造新广州”的若干构想


早在两年前,也就是最早在珠海横琴新区被批准之前去澳门调研时,我就做过几次发言,说“珠三角的下一个三十年,增长极就是深圳的前海地区、广州的南沙地区和珠海的横琴新区”,国内数十家媒体先后都报道过,境内外近百家媒体都转载过。这不仅是因为我早在1996年就参加了有关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调研,对珠三角有着近十多年的调研和思考;更主要的是,我十分有幸地先后不同程度地参加了这三个项目的相关课题的调研或讨论,比较早地介入这些新区产生和形成的前期研究。

近期,广东省委汪洋书记3月7日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分组讨论时表示,国家“十二五”规划既为广东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也为广东提供了具体的执行条件,还为广东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三个重要的平台:“广州南沙新区开发、深圳前海开发、珠海横琴岛的开发都写进‘十二五’规划,可以说这三颗棋子我们摆下了,这将是广东转型升级的三个重要的平台。”汪洋书记建议广州市:“以南沙新区开发为突破口,打造一个新广州。”可以说,我的一些提法或想法正在不同程度地变成政策实践。对此我特别高兴。

2010年在主持和参加两个南沙的课题时,我和不少市区政府部门的负责人以及梁桂全、徐印州、匡耀求、郑奋明等广州地区的专家学者都一直在探讨南沙在广州的地位以及发展前景。借助这次汪书记讲话的东风,我们几乎是第一时间就此话题重新展开讨论和思考。下面,就是我们在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组织的专家研讨会上的一些建议,特发表于此。在由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林生拟写的建议稿中,关于建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设立保险交易所等观念就是我的部分提议。此外,我还提出在南沙设立一两所大学、建立大型现代旅游基地(如广州影视城)、兴建特色商业街(如美食等)等其他建议(目的是如何打造人气,跳出过去的制造基地思维,成为真正服务珠三角的中心)。这里就不展开了。

何谓新广州?张广宁同志曾经明确定义,这就是: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努力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其中,国家中心城市是广州在国内城市体系中的战略定位,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是广州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产业定位和文化定位。当然,如果从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以人为本来说,新广州还需加上一条: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城市。“十二五”规划草案中明确提出,将南沙新区开发定位为打造服务内地、连接香港的商业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临港产业配套服务合作区。显然,广州转型升级为以国际商贸和世界文化为主导产业结构的中心城市,将为南沙带来史无前例的重大希望和机遇。

那么,我们如何贯彻落实汪洋书记指示,“以南沙为突破口,再造一个新广州”?如何顺利推进和完成国家“十二五”规划?

专家们认为,南沙具有很好的发展条件,不缺乏区位、交通、产业优势,完全可以作为“再造一个新广州”的新发展极。专家们建议广州市通过整合相关产业资源、交通资源、行政资源和政策资源,把南沙打造成为华南乃至全国的高端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四通八达的华南交通枢纽、广东省新行政中心,在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国际商贸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和宜居宜业宜游滨海城市的历史进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经研究,课题组现初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将南沙规划建设成为高端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

南沙目前人气还不足,同时土地资源又相当紧张。因此,把南沙规划建设成为“服务内地、连接香港的商业服务中心”必须走高端发展路线。

1.力争在南沙建设广州保险交易所、广州商品交易所等。

以此为依托,把南沙建设成为华南乃至全国重要服务产品、生产资料、生产要素的市场交易中心,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相关市场产品的“广州价格”。

2.将南沙建设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高档消费品的免税区。

众所周知,高档消费品商贸是服务业皇冠上的明珠。但致力于打造国际商贸中心的广州,其高档消费品市场发展始终起色不大。世界知名的一线品牌一般止步于香港,而将广州视为品牌形象宣传的桥头堡。富庶的珠三角不是缺乏高档消费品的购买力,只是大家跑到香港消费去了。在广东开通自由行之后就更是如此。

广州在高档消费品领域无法与香港竞争,原因很简单,就是双方的税制完全不一样。

因此,为了“将南沙新区开发定位为打造服务内地、连接香港的商业服务中心”,广州应报告省委省政府,向中央申请,将南沙建设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高档消费品免税区,大力引入香港乃至全球的高档消费品经销商在南沙经营,外国游客离境购买的免税高档消费品应无次数、无金额、无数量限制。本地居民在区内购买免税高档消费品无限量、限额、限次规定。外地游客购买的免税商品无次数限制,但应有金额和数量限制。

南沙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高档消费品免税区之后,将迅速改变广州高档消费品低迷的现状,大大提升国际品牌的吸引力,高端消费人群的吸纳力。进入南沙的香港乃至全球的高档消费品经销商将直接面对无比广大的目标客户群。南沙则借此加速形成广州新商贸中心的地位。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多方共赢。

如果能够将免税范围涵盖至日用消费品,那么南沙在广州打造中国商业之都,跻身世界一流国际商业大都市的过程中将产生更为巨大的影响与作用。

3.在南沙发展奥特莱斯(Factory Outlet)一类大型折扣店业态。

为吸引更多的居民和游客特别是高端消费者到南沙消费,建议南沙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大型折扣店业态。例如引入奥特莱斯等大型或超大型购物中心。目前,在美国、欧洲、日本甚至东南亚国家,均已出现这种业态并蓬勃发展。奥特莱斯大型或超大型购物中心由商品工厂、品牌所有者、品牌代理商、品牌批发商乃至大型百货商店共同参与,功能更加齐全,休闲购物一体化。这些购物中心离城市一般在60-80英里(100-150公里)左右,开车要一个多小时。而以南沙为圆心划一个圈子,60公里之内将囊括珠三角的所有大中城市,所以南沙是广州最合适建设大型奥特莱斯中心的地方。奥特莱斯所集商品既是优质品牌又价格低廉,能够为南沙吸引大批高端顾客。

4.要大力加强和扩大南沙保税区的建设发展,进一步发挥其作用

要充分发挥保税区在企业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等方面的功能,使企业享有“免证、免税、保税”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保税区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减轻资金压力方面的积极作用。

5.将南沙建设成为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广州是中国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一。开发强度在广州居后的南沙十分适宜开拓和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应在南沙加快规划和建设服务外包集聚区,全力打造一个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区和若干个省、市级服务外包示范区,采取有力措施培育和发展一大批服务外包企业。

南沙在规划服务外包产业的时候,不仅要规划如何承接国外大企业的外包业务包括美国的离岸服务外包和欧洲、日本的近岸服务外包,还可以研究承接新的外包业务,包括政府和公共服务、医疗保健等领域,以及国内大型企业,甚至中小企业的外包业务。

建议重点研究如何以服务外包的形式助推南沙成为区域发展科技创新中心,如将香港的英语人才和国际渠道与内地的软件工程师结合起来,打造可与印度竞争的软件产业。

6.创办面向珠三角制造业的南沙工业创意设计园

南沙周边环绕着全球最大规模的制造业基地,发展工业设计具有十分远大的前景。南沙应制订有力政策,吸引香港的设计专才、大学师生到南沙从事工业设计、商业设计等,逐步形成创意设计产业群,协助珠三角企业向制造业微笑曲线的高端进军,同时,加快南沙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在南沙软件园、创意产业园、工业设计园发展壮大的基础上,可研究举办华南乃至全球的软件展、工业设计展、创意产品展等。而会展的兴起又会助推南沙旅游业和旅店业的勃兴。

7.加快南沙现有影视文化基地、国际游艇基地的规划与建设。

二、加大南沙交通枢纽建设力度,实现南沙与周边城市的无缝连接

南沙居民不多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交通不便。建议加大南沙交通枢纽建设力度,完善南沙的交通体系。加快铁路进南沙的步伐,将武广高铁南延至南沙。加快建设沿海高速铁路。使前海地区客流物流便捷抵达南沙。加快地铁南进的速度。建设香港机场到南沙的水道。打通港珠澳大桥到南沙的西边通道。

要尽快实现南沙交通的公交化、便利化和城区化,使南沙居民可以很方便地在一个小时乃至30分之内就能够到达老城区。逐步现实新老城区的无缝连接。这将大大改变人们对南沙的接受程度和居住意愿。

三、将省政府机关逐步搬迁至南沙,使之成为广东省新行政中心。

广州交通拥堵远近闻名。广州中心城区拥堵原因千条万条,但其中至关重要的一条就是政府资源规划配置过于密集。比如短短的一条东风中路就首尾相连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那么多上下班和前往办事的干部、居民,怎么能够做到不拥堵呢?珠三角地区各市干部来广州办事,到广州可能一个小时就够了,有的甚至不用一个小时,但走东风路最少半个小时,多则一个小时以上!不仅浪费干部们的时间,浪费资源,市民们还怨声载道。

按照行政中心与商业中心适当分开的国内外城建普适经验,专家们建议在南沙建设广东省新行政中心,把省委省政府的主要办事机构逐步搬迁过去,最终实现省委省政府在南沙办公行政。在南沙建立广东省新行政中心,既可以大大节约21个地级市公务人员入穗办事的效率,节约时间;同时,也能够缓解由于市区政府机关林立而导致的交通堵塞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提高南沙的人气,为南沙服务业带来稳定、高端的消费群体。

南沙区要提供一定资源,财政拨出专款和引导社会资金,为广东省新行政中心做好配套市政设施建设,包括上马一批新幼稚园、中小学校、医院、市场、文化场馆、健身场馆、餐饮、酒店等等。

四、配套政策建议

与前海、横琴相比,南沙目前并无任何政策优势。建设大南沙、再造新广州,十分需要中央给予配套政策支持。

1.法制:给予南沙类似深圳特区或前海、横琴的立法权。使南沙有条件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并适合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法律环境。

2.币制:允许人民币在南沙可自由兑换。在南沙试验人民币国际化并取得突破。

3.税制:高档消费品免税,推动南沙的消费,形成南沙以内需和消费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方式,加快高端服务业发展速度。

4.财政:在一定时限内,降低、减免南沙区的上缴财税比例,使地方能够集中有限资源,扶持和推动南沙支柱产业的发展,同时根据区财政实力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

5.基金:省市财政应设立南沙发展基金,每年拨出一定的专款,支持南沙经济社会实现跨越性科学发展。

6.“飞地”:广州各行政区分别在南沙建立高端服务业园区,参与和支持建设大南沙再造新广州的宏图伟业。

7.规划:建议由省发改委牵头、广州市委市政府协调制订建设大南沙再造新广州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新规划要体现大南沙在新广州建设中的战略定位,体现南沙新区在港珠澳一体化进程中的重大作用。

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愿意参与建设大南沙、再造新广州的相关研究工作。我们将向省、市、区提供上述相关专业研究报告。

  

附:王先庆近几年关于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的部分论述

王先庆:中国崛起背景下百年繁荣的阶段划分与区域战略

王先庆:从珠海横琴新区看珠三角未来成长“金三角”

王先庆:珠海横琴新区与粤港澳合作新热点

王先庆:珠海横琴新区开发与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

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获批设立

王先庆:珠海横琴新区的梦想与现实

王先庆:深圳前海地区应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

广州深圳两保税港区 静候国务院审批

王先庆: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再造“新特区”

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通过验收 具"自由贸易港"雏形

海关总署批准广州南沙和深圳前海纳入广东保税港区

王先庆:东莞虎门港发展的三点建议